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澄江动物群古蠕虫穴居行为研究取得新成果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古蠕虫类(palaeoscolecdians)是早古生代海洋里一类常见的蠕形动物,在寒武纪、奥陶纪都比较繁盛。长期以来对古蠕虫的分类位置都存在疑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它们属于曳鳃动物。关于古蠕虫的研究更多集中于形态分类方面,对于其生活行为方式知之甚少。一些作者认为古蠕虫类在底表生活,还有一些作者认为古蠕虫营底内潜穴生活,这些潜穴是简单的钻孔还是独立的管状居室也无证据。

  早在2005年,我所黄迪颖研究员就提出一些古蠕虫(环饰蠕虫、马房古蠕虫)居住在它们自行构筑的虫管中。后来,国内外一些学者也发表了相关成果,发现帽天山虫生活在虫管中。经过对这些作者发表的图版及模式标本的仔细对比,发现这些所谓的帽天山虫实际为两种蠕虫,即环饰蠕虫和马房古蠕虫,而管居的帽天山虫还未发现。帽天山虫、环饰蠕虫、马房古蠕虫是澄江动物群中最常见的三类蠕形动物,但它们的生活区域有所差别。

  根据发现于澄江动物群多个化石点的大量保存管状居室的古蠕虫类标本,黄迪颖研究员等对这些管状物与蠕虫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辨别出环饰蠕虫和马房古蠕虫虫管的差异,进而推测了它们的建造和埋藏方式。这样的筑管行为在现代曳鳃动物中仍有代表。此外,通过对两种蠕虫行为学的探讨发现,环饰蠕虫依靠身体两侧成列的小骨片呈叠瓦状错动帮助虫体爬行,而马房古蠕虫的爬行方式虽然不甚清楚,但它们在居管中应该是靠蛇形蠕动进退的。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本项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Huang Diying, Chen Junyuan, Zhu Maoyan, Zhao Fangchen, 2013: The burrow dwelling behavior and locomotion of palaeoscolecidian worms: New fossil evidence from the Cambrian Chengjiang faun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398: 154-164.

  

相关话题/生活 动物 蠕虫 中国科学院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