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树仁

吉林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4-16






自然情况:

姓 名: 刘树仁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出生年月: 1965.01

最后学位: 双学士(理学、教育学)

研究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学原理

职 称: 教 授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82.09-1986.07 吉林师范大学学习

1986.07-1990.08 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

1990.09-1992.07 东北师范大学学习

1992.07-1995.08 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 科长

199509-2000.08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副院长 2000.01/副教授

2000.09-2001.07 北京师范大学学习

2001.07-2004.07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副院长 2003.03/党总支书记

2003.01/教授

2004.07-2013.09 吉林师范大学人事处 处长 2012.12/三级教授

2013.09-现在 吉林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处长 三级教授



教学情况(填写主讲课程、教学获奖等)


主讲本科课程:教育原理、教学论、小学教学论、中学教学论、教育学等;

主讲研究生课程:现代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等。

教学获奖:

1、“创建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研究与实践”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人,2001年。

2、“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负责人,2004年。

3、《小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获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2007年。

4、《教育学》吉林省优秀课程,负责人, 2007年。

5、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08年。


发表论文(作品)、出版著作情况


发表论文:

1、 三级考试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高师研究》1994第1期,独立。

2、 优化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建设《高师研究》1994第1期,独立。

3、 论现代启发式教学 《松辽学刊》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 1998年第10期,独立。

4、 试论创造力及其培养 《松辽学刊》1999年第4期,独立。

5、 中小学生知识增长量分析 《松辽学刊》1999年第4期,第二人。

6、 论高师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松辽学刊》1999年第6期,独立。

7、 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设置的实践与思考 《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年第6期,第二人。

8、 高师院校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吉林教育科学》2000第1期,独立。

9、 现代启发式教学初探 《Greater Education Forum》2000年第5期,独立。

10、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课程·教材·教法》2001第2期,独立。

11、 论实施创新教育应注意的几个倾向 《教学与管理》2001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1第8期全文转载,独立。

12、 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性思考 《学科教育》 2001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2第2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02第6期同时全文转载,独立。

13、 关于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探索 《现代教育论丛》 2001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小学各科教与学》2002第2期全文转载,独立。

14、 研究性学习的定位及其实施要领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年第8期,独立。

15、 试论研究性学习 《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第5期,独立。

16、 活动教学的基本特征 《吉林教育科学》2001第8期,独立。

17、 研究性学习探析 《江西教育科研》2001第6期,独立。

18、 分层递进教学的实施策略 《吉林教育科学》2001第4期,独立。

19、 关于构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实践与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第3期,独立。

20、 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实践探索 《辽宁教育研究》2001第2期,独立。

21、 论实施创新教育的几个误区《基础教育研究》2001第12期,独立。

22、 试论高师院校的创新教育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第3期,独立。

23、 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 《教书育人》2001第6期,独立。

24、 高师院校创新教育探析 《教书育人》2001第11期,独立。

25、 现代教学论发展趋势探析 《松辽学刊》2001第4期;《教育文摘周报》(中央教科所)转载2001年12月19 日第三版,独立。

26、 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实施策略 《Greater Education Forum》2001年第2期,独立。

27、 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2第7期,独立。

28、 新基础教育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现代教育科学》2002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2第12期全文转载,独立。

29、 新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现代教育科学》2002第4期,独立。

30、 新基础教育课程与学生发展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3第1期全文转载,独立。

31、 个性教育探析 《教育探索》2002第4期,独立。

32、 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2第8期,独立。

33、 个性教育刍议 《教书育人》2002第1期,独立。

34、 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教学与管理》2002第6期,独立。

35、 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法及其启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第2期,独立。

36、 关于校本培训的理性思考《基础教育研究》,2002年第12期,独立。

37、 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教育评论》2002年第5期,独立。

3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教育探索》2003年第1期,独立。

39、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第8期,独立。

40、 有效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其实施策略 《辽宁教育研究》2006第7期,独立。

41、 从“自在”走向“自为”:校长走向课程领导的 策略 《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管理》2007第4期全文转载,第二人。

42、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个性培养的启示《教育探索》2007第7期,独立。

出版教材、著作:

1、 《家长必读》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副主编。

2、 《教育学概论》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副主编。

3、 《教育学》 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主编。

4、 《小学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主编,教育部推荐教材。

5、 《教育学心理学学习指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主编。

6、《现代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版,专著。


承担项目情况


1、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项目“提高小学教师大学专科学历层次的办学模式及其对策研究”,2001年结项,负责人。

2、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01年结项,负责人。

3、吉林省教科“九五”规划项目“专科学历小学教师智能结构研究”, 2000年 结项,第二人。

4、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规划课题“小学教育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2005年结项,负责人。

5、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 2005年结项,负责人。

6、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2005年结项,负责人。

7、吉林师大社科研究项目“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施策略研究”, 2005年结项,负责人。

8、吉林省教科“十五”规划项目“中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 2005年结项,第二人。

9、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特色项目、重点项目“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协调发展研究”, 2008年结项,负责人

10、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0年结项,负责人

11、吉林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建设的深化研究与实践,2010年结项,第二人

12、吉林省教科“十五”规划项目“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与小学教育改革协调发展研究与实践”,结项2005年,第二人。

13、吉林师范大学学科(基地)建设项目“教师教育应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研究”,结项2005年,负责人。

14、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吉林省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2010年结项,负责人。

15、新课改背景下的吉林省普通高中高素质教师职前培养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12年结项,负责人。

16、新课改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深化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05-2015.12在研,负责人。

17、构建适应吉林省高中新课改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9-2015.12在研,负责人。




获奖与荣誉(填写科研获奖、社会兼职等)


1、 《论现代启发式教学》(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获第五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2001年。

2、 《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教育评论》)获吉林师范大学2001-2002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

3、 《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性思考》(《学科教育》)获吉林师范大学2001-2002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

4、 《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 》(《课程·教材·教法》)获第四届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03年。

5、 获吉林师范大学2000-2002年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3年。

6、《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性思考》(《学科教育》),获第六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4年

7、《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性思考》(《学科教育》)获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04年

8、《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课程·教材·教法》)获四平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4年

9、主编:《小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获四平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4年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教育探索》)获吉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5年

11、 “小学教育专业的研究与实践”获吉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负责人, 2005年

12、有效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其实施策略 《辽宁教育研究》获四平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2007年。

13、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黑龙江高教研究》)获四平市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2007年。

14、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个性教育的启示,获四平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同时获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年。

15、吉林省教育学院特聘教授 2006年。

16、吉林省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2007年。

17、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2008年。

18、四平市市管优秀专家 2010年。









相关话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