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淑莲

吉林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4-16





自然情况:

姓 名: 李淑莲

性 别: 女

民  族: 汉

出生年月: 1980年3月

最后学位: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职 称: 讲 师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00年9月—2004年7月,吉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4年9月—2007年7月,吉林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7年7月至今,工作于吉林师范大学教科院







教学情况(填写主讲课程、教学获奖等)
主讲课程有: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青少年心理学、幼儿亲子活动与设计、儿童文学、学前游戏论、犯罪心理学、消费心理学。

教学获奖:

2014.12 吉林师范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公开课观摩大赛 “教学标兵”

2014.11 本科教学 吉林师范大学第二十一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优胜奖

2013.11 本科教学 吉林师范大学第二十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优胜奖

2012.12 连续三年获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优胜奖”特别奖

2012.11 本科教学 吉林师范大学第十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优胜奖

2011.11 本科教学 吉林师范大学第十八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优胜奖

2010.11 本科教学 吉林师范大学第十七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优胜奖


发表论文(作品)、出版著作情况


发表论文:

1.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M].2013.3期(季刊)全国核心期刊(1/2)

2.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M].2012.4期(季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1/2)

3.新时期早期教育误区初探,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1/2)

4.新上岗高校心理学教师压力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1/2)

5.低效课堂教学教师的特征[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1/2)

6.论家庭环境在青少年儿童品德发展中的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1/2)

7.11.合作学习的人性观基础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1/2)

8.从早期教育谈教育公平[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2/2)

9.幼儿早教的人性观基础[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2/2)

10.“马太效应”与高等教育公平,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2/2

11.非智力因素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1/2)

12.网络心理咨询的局限和优势[J]教书育人.2005.5,(29) (1/2)

13.小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几个心理学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07,(02) (2/2)

14.《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心理学分析[J]文学教育.2011,(07) (2/2)



出版专著:

1.独撰,校园安全,2013.06 吉林文史出版社 (15万字)

2.副主编《教育心理学》2014.12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参编《教育心理学》(大中专教材)2014.07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7万字

4.参编《教育心理学》(修订版).2013年3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3万字

5.参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2年1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36207-7第五章大学生情绪管理、第七章 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5.5万字),6万字

7.6.参编《青少年心理咨询与辅导》.2011.8,清华大学出版社,3万字

8.参编《教育心理学》.2010.09, 高等教育出版社,3万字

9.参编《教育心理学》.2011.02,吉林大学出版社,3万字

10.参编《心理学》.2005.10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3万字


承担项目情况


1.师范生创造性培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研),2015.5-2018第二参与人。

2.吉林省高校女教师幸福感的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5-,第三参与人。

3.教育心理学,2013年吉林师范大学校级建设精品课,第二参与人

4.师范院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模式研究,吉林师范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重点),主持,在研

5.高等院校就业心理教育模式研究,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1-2014.1第四参与人。

6.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研), 2013.5-2015第四参与人。

7.高师院校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运行机制研究,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 (在研), 2012.1-2014.1第四参与人。

8.项目《人性观对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的影响研究》,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证书号:2011JXZ1266.刘春雷负责人,第5参加人。2011.12


获奖与荣誉(填写科研获奖、社会兼职等)


参编的《教育心理学》2010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30785-6 第七章 品德的发展,获得“ 吉林师范大学第二届优秀教材一等奖” 2011.7.2







相关话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