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 丹

吉林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4-16



自然情况:

姓 名: 刘 丹

性 别: 女

民  族: 汉 族

出生年月: 1978年4月

最后学位: 硕 士

研究方向: 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职 称: 副教授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97年9月-2001年6月吉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 文学学士

2004年9月-2007年6月吉林师范大学 文艺学 文学硕士

2001年7月至今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教师





教学情况(填写主讲课程、教学获奖等)


主讲课程:儿童文学、文学概论、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小学朗读技能与技巧

教学获奖:

1.2006年获得首届青年教师观摩课标兵称号

2.2006年、2011年分别获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优胜奖

3.《儿童文学》、《文学概论》教学课件分别获得2006年、2012年吉林省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


发表论文(作品)、出版著作情况


发表论文:

1.“教学场”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教育探索》2013.11

2.试析优秀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情意,《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10

3.四平市小学教师专业情意状况调查与分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6

4.从平庸走向优秀的动力 ——基于优秀教师情意品质的启示,《教学与管理》2012.7

5.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教育探索》2012.5

6.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教学的启示,《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2

7.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启示,《高等函授学报》2012.1

8.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之定位与提高实效,《教育评论》 2011.6

9.童年的穷苦创伤经验对郁达夫艺术创作的影响,《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9

10.爱的力量化创作——丰富性的童年经验对托尔斯泰创作的影响,《安徽文学》 2009.10

11.让孩子们在色彩斑斓的世界中快乐成长—— 谈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安徽文学》2009.9

12.深深儿时忆 淡淡悲美情——从《生死场》和《呼兰河转》看童年经验对萧红小说的影响,《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1

13.压抑中生存的女人——解读<金锁记>中的曹七巧,《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6.5

14.相逢何必曾相识——茨威格与施蛰存小说中人格结构的精神分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5.4


承担项目情况


1.《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情感的状态与培养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5-2017.5

2.《吉林省农村优秀教师成长的质性研究》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项目,2015.1—2016.12

3.《实践取向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吉林省教育科学项目,2014.5—2016.12

4.《四平市小学教师专业情意状况调查与分析》四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013.9

5.《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改革与实践》,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2年6月

6.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能力培养研究》,吉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1年9月


获奖与荣誉(填写科研获奖、社会兼职等)


1.论文,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之定位与提高实效,四平市社会科学论文类三等奖









相关话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