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应都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8-20

刘应都导师主页

基本信息


姓名: 刘应都
职称: 副教授
单位电话:
电子信箱: liuyingdu@xtu.edu.cn
办公室: 第二教学楼304
个人主页: http://yjsglxt.xtu.edu.cn/gmis/dsgl/dsfc.aspx?dsxm=4400%E5%88%98%E5%BA%94%E9%83%BD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刘应都,副教授,湖南隆回县人,1984年11月出生;
湖南省高校“双带头人标兵”,湖南省高校“青年教工党员示范岗”,湘潭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05.09--2009.06,吉首大学物理学院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


2009.09--2015.06,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物理室硕博连读,师从核物理
学家马余刚院士和实验核物理资深专家王宏伟研究员(上海光源SSRF
的SLEGS线站建设负责人)获得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2015.08--Present ,工作于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核科学与技术系欧阳晓
平院士课题组。

欧阳晓平院士课题组成立于2015年9月,目前课题组导师5人(欧阳晓平、刘应都、赵镍、齐福刚、周云),动态在读全日制研究生24-30人,每年大约可招生7-10人。欢迎材料、物理、化学、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本科专业的优秀学子报考。课题组科研氛围浓厚,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或考博条件优越,在当前博士入学名额竞争激烈的状况下,可酌情留在本课题组或帮助推荐至中科院、国内顶尖高校继续深造。

主讲课程


(1)《数学物理方法》

(2)《工程数学》

(3)《现代物理导论》

研究方向


(a) 核辐射探测技术及探测器研制
核裂变/聚变反应堆、核爆、核电站以及核反应实验测量、核医学成像、空间辐射等领域,通常需要进行强gamma射线本底下的中子或强中子流强下的特征gamma射线甄别、或弱质子、电子以及高能质子等粒子探测。针对这样的需求,我们致力于抗辐照能力强、高探测灵敏度与甄别能力的n-gamma甄别探测器及其它粒子探测器的研制;此外,我们也致力于现有探测器表面的微结构加工(如光子晶体技术);这样的研究工作涉及到探测器块体材料及其表面周期材料的制备,因此欢迎有材料、化学等本科专业背景的学子报考我的研究生。


(b) 核天体反应与原子核能级结构研究
核天体物理是研究微观世界的核物理与研究宇观世界的天体物理的融合交叉性科学,目前尚处于新兴发展阶段;宇宙始于约140亿年前的大爆炸,在大爆炸初期只产生了氢元素,比氢重的其它化学元素是在大爆炸后不同温度、密度和质量的主序星(如太阳)内及爆发性天体事件等条件下的核合成过程中所生成的;这些核合成过程包括原初核合成、质子-质子链式反应、CNO循环、ɑp过程、r过程、s过程、rp过程、p过程等;因此,核天体物理的使命是从宏观环境下的微观过程出发,研究天体和星系的形成、元素的起源及宇宙的化学演化,从而涉及到物理环境、天体场所、驱动核燃烧与各种天体物理现象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我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核天体s过程中相关核反应的实验测量与分析、原子核能级结构这两个方面,需要用到复合核反应模型、核天体反应网络模型等。欢迎有物理、电子通信与计算机本科专业背景的学子报考我的研究生。

科研项目


近年来承担的科研课题:

(1) 闪烁体探测器微结构研究 (编号: 2016YFB**,2016.7-2020.12), 科

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级,主持


(2) xxx中子探测器研制(No. xxx, 2019.01-2020.12), 中央军委科技委装备预
研项目,国家级,主持


(3) 弱s过程中Ni同位素链的中子俘获反应率不确定研究 (编号: **,
2018.1--2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级,主持


(4) 强混合辐射场xxx设计与研制,国防科工局抗辐照创新中心项目 (编号:
KFZC,2020.6-2022.6),国家级,主持


(5) 核天体中中子诱发的Ni同位素链核反应率不确定度研究 (编号:2018JJ3485,
2018.1--2020.1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省级,主持



近年来作为主要合作者参与的项目:
(6) “能源与矿业工程领域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课题,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
50万元(2020.01-2020.12), 国家级,2位主要完成人之一


(7)液态铅铋合金综合氧控系统的研制(编号:**,2021.01-2025.12),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01.3万元(总经费731.4万元,华北
电力大学牵头),国家级,2位主要完成人之一

科研成果


(1) 通过逆运动学复合核共振反应,实验证实了11B原子核2个激发态能级的自旋-宇
称值及单粒子衰变宽度,并发现1个新能级存在证据(Physical Review C 91, 044
302 (2015)),该实验工作被国际权威核反应数据库(EXFOR)收入;
(2) 通过在BGO、LYSO晶体表面引入周期性微结构,界面光提取效率大幅度增加
,能量分辨提高~40%(AIP Advances 10(2), 2020, 025101)。


相关话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湘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