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李裕元

中国科学院 免费考研网/2015-12-17

李裕元
  • 姓 名:李裕元性 别:男
    职 务:
    职 称:副研究员学 历:博士
    电 话:(86)-**通迅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二路644号
    传 真:(86)-**邮政编码:410125
    电子邮件:liyy@isa.ac.cn
        • 简历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8年7月在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土壤农化专业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1991年7月获土壤学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8月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任教;1999.9~2002.7 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2002.7~2004.7 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自然地理专业)工作,获博士后资格;2004.7~2006.7 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工作,任副研究员;长期从事研究坡地养分迁移(农业面源污染)、生态系统恢复机理及其对退化土壤的影响。近期的主要研究兴趣为“土壤养分循环和植物多样性的关系”。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3篇。
          联系方式:**;E-mail: liyy@ isa.ac.cn
            承担科研项目 2000-200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与发展规划项目(973)“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参加人。
            2002-2005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土壤—植被—大气传输系统(SVAT)物质交换过程”,主要参加人。
            2002-200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与发展规划项目(973)“西部典型区域森林植被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控机理”,项目骨干成员。
            2003-200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退化土壤的恢复机理研究”,项目主持人。
            2004-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高原坡地磷素迁移与土壤退化研究”,项目主持人。
            2006-2007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子午岭退化土壤恢复机理与植被演替关系研究”,主持人。
            2006-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生态恢复模式与环境效应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2006-2009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红壤坡地自然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土壤协同效应研究”,主持人。
            2008-2009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子午岭植被恢复演替对土壤水影响机理研究”,主持人。
            2008-2010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题“基于模型的南方红壤丘陵区水稻生产力动态预测技术”,副主持人。
            2008-2010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沿洞庭湖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物消纳减排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负责人。
            2008-2011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主要方向项目“亚热带耕作土壤氮磷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环境风险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2010-2015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农业生态系统氮磷循环与调控”,主要参加人。
            2012-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红壤区典型小流域氮磷积累空间变异与环境效应研究”,项目主持人。
              代表论著[1]高茹, 李裕元, 杨蕊, 魏红安, 聂敏, 张满意, 吴金水. 亚热带主要耕作土壤硝态氮淋失特征试验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2]魏红安, 李裕元, 杨蕊, 高茹, 石辉, 张满意, 吴金水. 红壤磷素有效性衰减过程及磷素农学与环境学指标比较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6): 1116-1126.
              [3]潘春翔, 李裕元,彭亿, 高茹, 吴金水. 湖南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典型生态系统土壤持水性能研究. 生态学报, 2012, 32(2): 538-547.
              [4]韩例娜, 李裕元, 石辉, 邹刚华, 余红兵, 肖润林, 吴金水. 水生植物对南方农田排水沟渠氮磷迁移生态阻控比较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33(1): 117-120.
              [5]杨蕊, 李裕元, 魏红安, 高茹, 石辉, 吴金水. 畜禽有机肥氮磷在红壤中的矿化特征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3): 600-607
              [6]李裕元, 邵明安, 陈洪松, 霍 竹, 郑纪勇. 水蚀风蚀交错带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0, 30(16): 4306-4316.
              [7]彭亿, 李裕元, 李忠武, 叶芳毅, 潘春翔, 谢小立. 亚热带稻田弃耕湿地土壤因子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7): 1543-1550
              [8]李裕元, 邵明安, 陈洪松, 霍 竹, 吕殿青. 水蚀风蚀交错带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5): 10-15, 29
              [9]彭亿, 李裕元, 李忠武, 阳小聪, 潘春翔, 谢小立. 红壤坡地生态系统土壤入渗特征比较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09, 16(6): 205-209.
              [10]彭亿, 李裕元, 李忠武, 叶芳毅, 潘春翔, 谢小立. 亚热带稻田弃耕湿地土壤因子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9,(接受待刊)?
              [11]Chen H.S., Shao M.A., Li Y.Y. Soil desicc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Geoderma, 2008, 143: 91-100. (SCI)
              [12]Chen H.S., Shao M.A., Li Y.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water cycle and water balance on steep grassland under natural and simulated rainfall condition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8, 360: 242-251. (SCI)
              [13]李忠武, 阳小聪, 李裕元, 曾光明. 地貌在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分区中影响研究.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5(10): 65-69.
              [14]胡实, 谢小立, 王凯荣, 李裕元. 红壤坡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植被群落的演变. 生态环境, 2008, 17(1): 327-333.
              [15]李裕元, 邵明安, 郑纪勇, 李秋芳. 黄土高原北部草地的恢复与重建对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7, 27(6): 2279-2287.
              [16]李裕元, 邵明安, 郑纪勇, 李秋芳, 张兴昌. 降雨强度对黄绵土坡地磷流失特征影响实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23(4): 39-46. (EI)
              [17]Li Y.Y. and Shao M.A. Change of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under long-term natur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6, 64(1): 77-96. (SCI)
              [18]李裕元, 邵明安, 上官周平, 樊军, 王丽梅. 黄土高原北部紫花苜蓿草地退化过程与植被演替研究. 草业学报, 2006, 15(2): 85-92.
              [19]郑纪勇, 李裕元, 邵明安, 王全九. 沟壁侧面蒸发与黄土高原环境旱化关系初探.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4(3): 6-10.
              [20]Li Y.Y., Shao M.A., Zheng J.Y., Zhang X.C. Spatial-temporal chang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during vegetation recovery process at Ziwuling. Pedosphere, 2005, 15(5): 601-610. (SCI)
              [21]李裕元, 邵明安. 黄土高原北部紫花苜蓿草地退化过程与植物多样性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12): 2321-2327.
              [22]李裕元, 郑纪勇, 邵明安. 子午岭天然林与人工林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25(12): 2447-2456.
              [23]白龍,小林達明,李裕元,张興昌,邵明安,神近牧男. 中国黄土高原の北部六道溝試驗地における植生発達抑制とその要因に関する研究. 日本緑化工学会誌, 2004, 30(1): 187-192.
              [24]李裕元, 邵明安. 降雨条件下坡地水分转化特征实验研究. 水利学报, 2004, 35(4): 48-53. (EI)
              [25]李裕元, 邵明安. 土壤翻耕影响坡地磷流失试验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3): 443-448.
              李裕元, 邵明安. 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生态学报, 2004, 24(2): 252-260.
              [26]王力, 邵明安, 李裕元. 陕北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长与土壤干化关系的研究. 林业科学, 2004, 40(1): 84-91.
              [27]王力, 李裕元, 李秧秧.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其对策.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9(2): 263-271.
              [28]李裕元, 邵明安. 土壤翻耕对坡地水分转化与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19(1): 46-50.(EI)
              [29]李裕元, 邵明安. 黄土高原子午岭森林群落演替与结构特征演化.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23(5): 693-699.
              [30]李裕元,邵明安,郑纪勇,张兴昌. 黄绵土坡耕地磷素迁移与土壤退化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4): 1-7.
              [31]李裕元, 邵明安. 模拟降雨条件下施肥方法对坡面磷素流失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3(11): 1421-1424.
              [32]李裕元, 邵明安. 黄土高原气候变迁、植被演替与土壤干层的形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1, 15(1): 72-77.
              [33]李裕元,郭永杰,邵明安. 施肥对丘陵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0, 18(1): 15-21.
              [34]李裕元. 近5000年来中原地区气候的水旱变化与中国历史朝代的演替与兴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15(4): 37-41.
              [35]李裕元. 豫西黄土丘陵区两熟制旱地秋作物生长期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利用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8, 16 (2): 41-47
              [36]李裕元,张景略,曹存启,郭永杰. 豫西丘陵旱地不同农业措施对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 28(1): 61-66 .

  • 相关话题/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