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报讯(张依/文)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日前落下帷幕。代表我校参赛的紫丁香车队一路过关斩将,斩获5项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由孙唯、杨金博、雍新月组成的紫丁香五队获信标组一等奖,杨丰硕、钱靖宇、王浩组成的紫丁香四队获节能组一等奖,张舜智、陈永哲、韩轩、刘悦、李承轩组成的紫丁香六队获双 ...
哈尔滨工业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12-04哈工大报讯(商艳凯/文)5月2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中国航天队伍“新生代”——记哈工大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为题,报道了我校这支由“90后”、“00后”组成的科研团队用青春探索浩瀚宇宙的追梦故事,在校内外获得广泛关注,短时间内的浏览量就超过100万人次。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走近这支自带流量包、青春与 ...
哈尔滨工业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12-04“非传统重金属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是国际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作为一种新的地球化学示踪手段,近些年来“非传统重金属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在所有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中,汞(Hg)的毒性位居首列,备受政府和公众关注。因此,通过运用汞稳定同位素“指纹” ...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地球是目前认定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其核心因素就是地球保持了适合生物和人类生存的相对恒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构造活动特别是青藏高原隆升驱动的硅酸盐风化和有机碳埋藏长期被认为是新生代全球变冷和地质碳循环演化的主要驱动力。然而自Raymo等提出“高原隆升加速消耗CO2从而驱动气候变冷”的假说以 ...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陆地生态系统吸收了约三分之一的人类活动累计CO2排放量,减缓了气候变暖。1960年代以来,全球陆地碳汇增加了近一倍,对气候变暖的减缓作用持续增强。大气CO2升高是陆地碳汇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之一。但是,CO2对陆地碳汇施肥效应的定量估计仍不明确。难点在于,多模型间全球尺度结果差异较大,而野外CO2施肥 ...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我国西部冰冻圈受周边南亚等地区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在西风和季风相互作用下,人类活动释放的大气汞污染物跨境输入和沉降到西部冰川区。冰尘是消融季冰川表面大量聚集的深颜色粉尘物质(图1a)。随着气温升高和融水增加,冰川微生物以大气粉尘物质为养分,并包裹这些粉尘颗粒物,进行大量繁殖,最终形成冰尘(图1b)。冰 ...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南亚地区大气污染严重,是全球气溶胶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这些污染物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且可以随大气环流输送到周边地区。已有研究表明,南亚是青藏高原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区域,影响了高原的大气质量,也给“亚洲水塔”的水资源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南亚气溶胶的源区排放特征是理解 ...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大气环流在整个气候系统中承担着能量交换、水汽输送等重要传输作用。大气环流的变化是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对大气环流变化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有利于人们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对区域变化进行预测。 目前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多以大气环流指数表征大气环流变化,并且时间分辨率多为年际乃至年代际。这使得部 ...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汞是一种全球性有毒污染物,大气是汞的重要传输通道。南亚和东亚是世界最大的两个人为汞释放源区,青藏高原地处两大源区之间,是区域大气汞本底观测和变化过程研究的关键地区。此前,青藏高原长序列大气汞观测研究仅限于高原北部的瓦里关和东南部香格里拉,而高原内陆大气汞研究极为稀少,且缺少长期地面观测,难以准确评估 ...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气候变暖可导致大气水汽压差增加、大气干旱化趋势增强。当大气水分亏缺时,植物往往通过降低叶片气孔导度抑制光合作用,还有可能通过增强蒸散发作用加剧土壤干旱,使植被生长面临更加严峻的大气干旱胁迫。青藏高原是气候变暖最强烈的区域之一,也是印度季风和西风交汇碰撞的区域。过去对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生长的研究大多围绕 ...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