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深圳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18)

深圳大学 /2012-11-12


    五、主要课程设置:
    专业外语、中级宏微观经济学、国际商务、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物流理论与实务、国际电子商务、全球化视角的战略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专题研讨以及商务决策模型及应用等。
    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工作:
    本专业培养适宜在跨国公司、外向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商务代表、国际商务师及国际化经营运作与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或者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政府机构和相关社会组织从事对外经营管理、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以及国际商务活动策划的综合性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2年(周末授课,寒暑假休息)
    授予学位: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
125300会计(专业学位):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的课程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强调拓宽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既能深入掌握现代财务、会计、审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业采用指导教师负责制和导师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指导教师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组成。校外导师均是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和热心教育事业的高级财会专家。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学生目前的工作特点和专业志向选择校内和校外导师,期望能对学生有最大的帮助。
    本专业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12名、博士学位获得者13名。专业研究方向稳定,特色突出,师资结构合理,教师掌握会计学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近年来,本专业所承担的多项科研项目产生了显著的学术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专业硕士点设二个专业方向:
    1、财务总监(CFO)方向:本方向着重研究公司财务理论与实践以及国际企业理财等问题,并强调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国内外公司财务理论,解决公司财务实际问题,培养作为公司财务总监的专业基础。
    2、注册会计师方向(CPA)方向:本方向系统、深入地研讨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前沿成果,特别是研讨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审计理论,解决审计实际问题,培养作为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基础。
    研究成果介绍:本学科点近年来承担部级、省级、市级等各类课题80多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
    主要课程设置:主要必修课程包括:政治课、外国语、管理经济学、高级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高级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高级审计理论和实务、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方向课必须课程包括:财务总监方向(CFO):企业会计准则专题、财务报表分析、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企业税收筹划,注册会计师方向(CPA):审计准则专题、财务报表分析、中国税制、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同时提供若干经济与管理学的硕士学位课程,供有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
    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工作:本专业培养讲究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毕业去向主要有: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
    学制:两年(周末上课,寒暑假休息)
    授予学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Top返回目录


社会科学学院

学院简介:
    社会科学学院(以下简称社科院)是深圳大学直属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承担全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社科院下设六个教学机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此外,社科院还设有四个学术研究机构:深圳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深圳大学道德文化研究所、深圳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深圳大学中国系统哲学研究中心、移民文化研究所、深圳国际化战略研究中心,以及一个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基地:广东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研究基地。
    社科院集中了全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的主要力量。我院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专职教师3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中级职称10人,教辅人员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1人。从年龄结构来看, 46岁以上的17人, 36-45岁的13人,35岁以下的有9人。从整体上看,社科院人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以中青年为主,平均年龄 40 岁以下,在教学和科研上富有活力。
    社科院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取得可喜的科研成果。近五年来我院在科研项目的立项、学术著作的出版、学术论文的发表和科研成果的获奖几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在科研项目的立项方面, 2003—2008 年,我院已立项的市级以上科研项目有25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 项、省部级项目14 项、市级项目 5 项。在学术著作的出版方面, 2003—2008 年,我院教研人员出版的学术著作有 26 部,其中个人专著 9部、合著 13 部、教材 4 部。在学术论文的发表方面, 2003—2008 年,我院教研人员发表的学术论文有 291 篇,其中核心期刊 182 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64 篇、CSSCI 来源期刊 126 篇。在研究成果的获奖方面, 2003—2008 年,我院教研人员获奖的科研成果有 14 项,其中国家级学会奖 1 项、省部级学会奖 2 项、省部级征文奖 3 项、厅级教学成果奖 1 项、市级政府奖 5 项、市级征文奖 1 项、校级教学成果奖 4 项。
    社科院现有 8 个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毕业后可从事公务员、教师等工作。
    在成人教育方面,我院已有“物业管理”、“公共关系学”、“涉外文秘”三个专业。目前在读学生人数达到 400 余人。
    社科院全体教师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团结一致,锐意改革与创新,为把我院建设成为高水平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具有深圳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教研单位而努力奋斗。

专业介绍: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
    本专业导师组有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且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学科带头人田启波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哲学、发展哲学研究,曾主持的市级以上科研项目有6项,出版著作13部。本专业设有政治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人学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3个研究方向。
010105伦理学(二级学科):
    本专业导师组有教授2名、副教授4名,其中5名具有博士学位、1名具有硕士学位。学科点带头人张以明教授曾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多项,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本专业设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实践哲学研究、价值伦理学研究、西方伦理学史、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和应用伦理学研究5个研究方向。
010108科学技术哲学(二级学科):
    本专业导师组有教授1名、副教授2名,其中博士学位3名。学科带头人汪天文教授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获得学术成果奖励多项。本学科设有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科技创新与产业政策研究和科技进步与军事思想研究3个研究方向。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二级学科):
    本专业导师组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其中获博士学位的3名、硕士学位2名。学科带头人王双印副教授曾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研究项目2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获得学术成果奖多项。本专业设有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国两制与两岸关系、政党政治比较与民主法制建设4个研究方向。
030207国际关系(二级学科):
    本专业导师组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3名、学士学位2名。学科带头人姜安教授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国际关系研究工作,曾主持、参加并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2部,在《政治学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本专业设有海权与国际关系、亚太政治与外交关系、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当代中国外交研究、中美关系研究5个研究方向。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
    本专业导师组有教授1名、副教授3名,其中博士学位2名、硕士学位2名。学科带头人徐海波教授曾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5项,出版学术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本专业设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社会转型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4个研究方向。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
    本专业导师组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其中博士学位3名、硕士学位3名。学科带头人樊秋莹教授曾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本专业设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发展规律研究、邓小平理论与经济特区实践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3个研究方向。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
    本专业导师组有教授2名、副教授4名,其中获博士学位的3名、硕士学位的3名。学科带头人为刘志山教授,曾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6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对道德教育有深入研究。本专业设有改革开放与高校德育、价值哲学与价值观教育、公民与道德教育3个研究方向。

↑Top返回目录


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简介:
    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开设生物技术、生物科学2个本科专业;拥有生物学、生态学2个一级硕士点,在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十一个二级硕士点招生。其中生物技术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细胞生物学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细胞生物学和植物生理学为校级精品课程。 
    生物科学教学实验中心是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和深圳市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建有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结构生物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等公用技术平台,有可进行中试规模生产研究的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购置了质谱、电镜、双向电泳仪、测序仪、荧光定量PCR、蛋白质纯化系统等价值四千多万的仪器设备,尚有核磁共振仪、飞行质谱等近三千多万的仪器设备在购买中。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近1000人。学院鼓励学生科技创新,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成果及公开发表论文多篇,并先后获得国家级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一等奖,以及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研究生近二百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文章近百篇,其中SCI收录近二十篇。获得过挑战杯的国家级、省级奖励,南粤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是我院活跃在一线科研阵地的研究人员。
    学院非常重视科研,参加了国家863、973项目,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省部级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类研究课题,年均科研经费四百余万元。平均每年公开发表文章近百篇,已获得专利数十项,公开出版专著几十本,获得过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相关话题/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