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深圳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16)

深圳大学 /2012-11-12


    020101政治经济学: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尤其是经济特区实践,以研究市场经济理论为主要内容,力求探索现代经济学一般规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并利用相邻港澳的区位特点进行开放式考察与研究。
    020101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史是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本学科研究中国和外国经济思想,侧重研究当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及演变。学术梯队在课程建设、承担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非常卓著的成绩,研究水平在学术界一直走在前列。本专业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思想和探索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具有独特价值,旨在培养既懂、了解中国、也了解外国的比较全面的经济管理人才。
    020103经济史:侧重研究当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及演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是本研究方向的重要背景。以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把经济思想演变与制度变迁及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结合起来,为“中国道路”的形成寻找思想渊源与理论依据。
    020104西方经济学: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市场机制运行、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制度比较。由于所在地深圳是我国经济市场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和经济活动活跃的区域,是我国经济制度变迁的起源地和实验地,得天时与地利,本方向较早开展了市场经济机制和运行方面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经济增长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前沿性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体制转轨及制度变迁的路径研究,并取得较丰硕的研究成果。
    020105世界经济: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实证研究成果丰硕。本学科点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在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以及金融市场领域提出了很多富有启示意义的观点,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反响,同时也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学术支撑。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通过制度-结构-技术视角,以局部均衡研究中国特别是珠三角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的协同与演化,为实现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学科地处经济特区又毗邻港澳,具有研究开放条件下经济、人口、资源的特别便利。
    研究成果介绍:
    自2001年来,在上述研究方向共出版学术专著45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承担科研项目百余项,获得市级以上科研优秀成果奖15项,提供政策咨询研究报告70多份,已取得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研究成果,社会咨询服务成效显著,产生重要影响。自2008年起,研究中心主持撰写出版关于中外经济特区发展形势分析的经济特区年度蓝皮书——《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通过以书代刊形式定期编辑出版《中国经济特区研究》,并组织编辑《经济特区研究文献集刊》、《经济特区研究动态》和《经济特区研究资讯》。
    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工作: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现代经济学理论,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管理中问题。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研究能力,能在政府机关、经济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实践或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专业人才。
    学制:3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硕士
020202区域经济学(二级学科):
    深圳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点于2001年开始招生,现有导师组成员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本学科点立足深圳,面向全国、着眼世界,培养具有专业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就业面广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经济类高层次专业人才。本学科点有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1、区域物流与交通经济:本方向重点研究区域经济范畴内的物流规划与管理、交通经济与政策,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物流与交通运输业务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本方向主要研究区域分工与专业化协作,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与贸易,共同市场与经济联合组织的建立,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区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区域经济矛盾与冲突,区际经济联系的加强及区内和区际复杂经济网络的构建,区域经济规划与政策以及区域经济调控等方面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以及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粤港澳区域发展的新趋势等问题,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较系统区域经济学的专门知识的高级经济人才。
    研究成果介绍:本学科点近年共承担各类课题127项,课题经费合计1134.23万元,其中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104篇,出版著作11部。
    主要课程设置:高级宏微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交通经济学高级教程、物流管理、特区经济学、经济地理、城市交通、供应链管理、多元统计分析、中级运筹学。
    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工作:本学科点在研究生培养中既重视经济学及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掌握,又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有研究生在校期间均有机会参加科研课题、教学实践。本专业研究生毕业时能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工作满意度非常高,就业率接近100%。毕业去向主要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咨询机构、高校、物流企业等,还有部分同学赴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
    学制:三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硕士
020204金融学(二级学科):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的金融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全国特色专业和深圳大学最早的四个专业之一。1983年建校之初就创立了国际金融本科专业,1999年改为金融学专业;1998年金融学专业获得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2002被广东省评为省级名牌专业,是深圳大学文科类最早的省级名牌专业;2010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特色专业。
    目前金融硕士点有指导教师14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名,教授6名,副教授7名,讲师1名,博士生导师2名。金融硕士专业学科点导师团队在全国金融领域和相关领域有着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是一支结构优化、且有着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师资队伍。
    金融硕士点下设有金融宏观调控与金融风险防范、现代金融管理、资本运作与管理、国际金融与港澳台金融、数理金融及金融工程等研究方向。
    1、金融宏观调控与金融风险防范
    本研究方向以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为指导,以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为背景,充分借鉴当代西方金融理论及定量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研究我国金融理论体系和我国金融改革开放路径,及金融风险防范。重点研究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所阐明的货币本质与职能、银行信用、利息、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等相关的理论;密切关注、探讨当代货币金融理论,尤其是“新经济”对金融理论提出的一些新的研究课题。
    2、现代金融管理
    本研究方向从金融市场的主体角度研究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调控、货币政策实施、对外汇管理及金融机构管理;探讨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经营风险、国际业务及中间业务管理模式;深入探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管理策略。
    3、资本运作与管理
    本研究方向以金融市场的主体、客体和金融产品的定价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公司治理、资本运营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框架,重点研究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基金市场以及离岸金融市场效率和风险问题;深入探讨深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金融衍生产品开发和定价等问题。
    4、国际金融与港澳台金融
    本研究方向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西方金融理论中的有益成果相结合;将国际金融的普遍性与港澳台及大陆金融的特殊性相结合;将国际金融、港澳台金融理论与国内金融实践相结合;本研究方向利用深圳毗邻海外这一优势,综合运用金融全球化理论、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监管理论,重点研究特区与港澳台金融一体化、金融监管合作与金融创新等问题。
    5、数理金融及金融工程
    本研究方向以金融理论为基础,运用定量分析工具,推理和论证金融学理论及原理,构造、选择最有效的数学模型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解决现代金融市场运行中面临的主要课题;以人们实际决策心里为出发点,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行为规律及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探究最优投资组合策略;研究金融工具的创新、交易手段的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合理定价以及各类风险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等。
    研究成果介绍:
    2003年以来,出版高等院校统编教材《金融学》、《国际金融》等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200多篇;国家、省部级及横向等科研课题和教改课题数十项;获得市级以上政府奖项及国家级学会奖项等十余项。
    主要课程设置:
    包括高级宏微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金融理论和实务研究,国际金融专题研究,现代金融管理学,资本运营与金融市场研究,数理金融,投资学,保险学专题,财政税收专题,金融财务专题,金融工程专题,金融法专题等。
    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工作:
    可在金融机构,研究机构和机关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学制:三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硕士
020206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介绍:
    1.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研究国际贸易理论、贸易环境、世界各国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等。
    2.国际市场营销,研究国际市场营销环境、战略、策略以及国际营销管理等。
    3.特区经济,研究经济特区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发展方向、发展政策等。
    研究成果介绍:
    本硕士点近年来学术成果颇为丰硕,出版各类著作、译著、教材10多部,在《南开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国际贸易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学家》、《世界经济研究》、《财经科学》、《财经问题研究》、《国际经贸探索》、《商业经济与管理》、《世界经济文汇》等国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承担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10多项课题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主要课程设置:
    高级国际贸易学、高级宏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规则与政策、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营销战略及案例解析、国际金融、国际分工专题研究、专业外语、多元统计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专题研究、国际营销前沿专题调研、国家崛起与转型研究、国际服务贸易。
    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在跨国公司、涉外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以及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外贸业务、国际营销管理、政策研究与教学科研等工作。
    学制:3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硕士
027000统计学(一级学科):
    统计学专业致力于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国民经济统计与数理统计的理论方法联系实际,科学描述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提高政府和企业对市场经济的预见性和科学决策水平,为社会培养创新型的高层次统计学人才。
相关话题/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