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南 师 范 大 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院(系)名称 | 化学与环境学院 | 研 究 方 向 | |
学科专业 | 课程与教学论 | 1 |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
2 | |||
3 | |||
学 制 | 3年 | 4 | |
5 | |||
培养目标: 适应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高校专业基础课程、学科(物理、数学、化学和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科研和教育部门的学科教育研究及管理的专门人才和重点中学的学科带头人。具体要求是: 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和与他人协作进行工作的良好品质。 ②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③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素养,掌握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学科教育研究的基础理论。 ④能熟练的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学科教育的专业书刊和写论文摘要,具有一定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⑤能够胜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教学工作,具有独立进行学科教育研究的能力。 ⑥身心健康。 | |||
培养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和要求): ①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培养提高科研能力并重,注重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会做人和做学问结合起来。 ②采用导师个人负责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并重,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法。 ③采用讲授与讨论、自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论文专著的选读,提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研究生自学能力的训练,提倡独立钻研。 ④导师指导研究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可能条件下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在正式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或收到正式录用通知)1篇以上与本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课题背景、研究现状、价值有明晰的了解,有自己研究出来的一定深度和难度的结果和结论。 ⑤加强实践环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参加必要的教学实践。 ⑥鼓励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跨专业、跨学科选课。 |
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
院(系)名称 | 化学与环境学院 | 学科专业 | 课程与教学论 | ||||||||||||
序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拟主讲 教师 | 各学期教学安排 | 考查 | 考试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学位课程 | 外 国 语 | 120 | 4 | √ | √ | |||||||||
2 | 政治理论 | 74 | 3 | √ | |||||||||||
3 | 化学教育学 | 60 | 3 | 钱扬义 | √ | ||||||||||
4 | 学习心理学 | 60 | 3 | 高凌飚 | √ | ||||||||||
5 | 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手持技术实验) | 60 | 3 | 钱扬义 | √ | ||||||||||
6 | 配位化学 | 60 | 3 | 吴建中 | √ | ||||||||||
1 | 选修课程 | 心理与教育统计 (教育测量与统计) | 40 | 2 | 温忠麟 | √ | |||||||||
2 | 化学网络教学 | 40 | 2 | 肖信、李佳 | √ | ||||||||||
3 | 有机合成实验 (有机化学) | 40 | 2 | 汪朝阳(杨定乔) | √ | ||||||||||
4 | 中外化学教材比较研究 | 40 | 2 | 钱扬义 | √ | ||||||||||
文献综述、读书/学术报告 | 2 | 导师 | |||||||||||||
教学实践和科研训练 | 2 | 导师 | |||||||||||||
学 位 论 文 | 导师 | √ | √ | √ | |||||||||||
*“各学期教学安排”、“考查”和“考试”栏目里用“√”来表示。
(不得另外加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