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09修订)
专业:教育学原理
学科 | 教育学 | 研 究 方 向 | |
专业 | 教育学原理 | 01 | 教育基本理论 |
02 | 德育理论与实践 | ||
03 | 教育研究方法 | ||
学制 | 3年 | 04 | 教育的文化研究 |
05 | 价值与公民教育 | ||
06 | 教育社会学 | ||
07 | 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研究 | ||
(一)培养目标 培养综合素质较高、身心健康的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教师(教育学科教师、辅导员等)、各级各类教育研究机构或部门的专业人员;培养文化生产与知识传播行业的从业者、各级各类教育管理机构或部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的专业工作人员;培养具有进取心和专业志向、有意攻读高一级学位的专业研究人员。具体要求是: 1、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为人、为事的道德品质,诚实、豁达,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竞争、合作意识。 2、具有比较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能比较熟练地使用一门外语进行专业活动,能初步释读中等难度的中国古代和近代文献。 3、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高度的批判意识和科学精神,具备独立从事教育(学)研究的能力,并初步形成个人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领域。 4、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情境应变能力。 | |||
(二)培养内容(方式、方法和要求) 1、 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与导师个人负责相结合。 2、 专业知识学习与问题探究相结合,学位课程和学位论文并重。 3、 自学为主,教师讲授、辅导与师生共同讨论相结合。 4、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专题性、前沿性研究相结合。 5、鼓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修跨学科(院、系)、跨专业的课程。 6、着力于知识摄取、反思和批判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7、提倡阅读学术名著、作好读书笔记和读书报告,积极参与不同形式的学术活动,鼓励严肃、慎重地发表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 8、关注社会现实,了解教育实践,适当参与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
(三)教学计划 |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拟主讲 教师 | 各学期教学安排 | 考查 | 考试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学位课程 | 1 | 外 国 语 | 4 | √ | √ | √ | |||||||
2 | 政治理论 | 3 | √ | √ | √ | ||||||||
3 | 现代教育思想研究 A Study of Modern Education Thoughts | 60 | 3 | 扈中平等 | √ | √ | |||||||
4 | 教育学原理研究 A Study of Pedagogics Principle | 60 | 3 | 董 标等 | √ | √ | |||||||
5 | 西方教育论著选读 Reading of Selections of Western Education Works | 60 | 3 | 张俊洪等 | √ | √ | |||||||
6 | 中国教育论著选读 Reading of Selections of Chinese Education Works | 60 | 3 | 袁 征等 | √ | √ | |||||||
7 | 教育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 80 | 3 | 刘良华、齐梅 | √ | √ | |||||||
选修课程 | 1 | 教育价值理论 Theories of Education Values | 40 | 2 | 扈中平等 | √ | √ | ||||||
2 | 教育哲学源流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Philosophy | 40 | 2 | 董 标等 | √ | √ | |||||||
3 | 公民与道德教育理论 Theories of Moral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 40 | 2 | 郑 航等 | √ | √ | |||||||
4 | 教育社会学研究 A Study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40 | 2 | 郑 淮等 | √ | √ | |||||||
5 | 基础教育改革理论 Theories of Basic Education Reform | 40 | 2 | 吴全华等 | √ | √ | |||||||
6 | 教育学科发展研究 A Study of Development of Pedagogy | 40 | 2 | 齐 梅等 | √ | √ | |||||||
7 | 教学、教研的量化分析研究 A Study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eaching and Education Research | 40 | 2 | 刘晓瑜等 | √ | √ | |||||||
8 | 教师教育研究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 40 | 2 | 王晓莉等 | √ | √ | |||||||
9 | 学校社会学研究 School Social Studies | 40 | 2 | 刘录护等 | √ | √ | |||||||
10 | 跨学科(或专业)任意选修课 | ||||||||||||
11 | |||||||||||||
12 | |||||||||||||
文献综述、读书/学术报告 | 2 | 导 师 | |||||||||||
教学实践和科研训练 | 2 | 导 师 | |||||||||||
学 位 论 文 | 导 师 | √ | √ | √ |
*“各学期教学安排”、“考查”和“考试”栏目里用“√”来表示。
专业指导组召集人:郑航
2012.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