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南 师 范 大 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院(系)名称  |      旅游管理系  |      研 究 方 向  |  |
|    学科专业  |      旅游管理  |      1  |      旅游经济与休闲服务理  |  
|    2  |      节事与文化旅游  |  ||
|    3  |      休闲产业与城市发展  |  ||
|    学 制  |      3年  |      4  |      酒店与餐饮管理  |  
|    培养目标: (1)有崇高理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服务社会; (2)身心健康,有科学精神,良好的学术道德、严谨的治学规范和团体协作意识; (3)具备从事旅游领域管理工作需要的基本知识、专业思维、实践能力与实施技巧,熟练进行外语阅读和交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够胜任相关的教育、科研、规划设计和管理等领域的工作; (4)具备开放的国际化视野,把握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解决旅游运行中出现的关键问题。  |  |||
|    培养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和要求): 培养方式方法: (1)导师个别指导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2)按规定履修所有必修课程,以及各类选修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学位论文。(3)定期召开学术交流研讨会或读书报告会,建立学术交流和读书笔记数据库;(4)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高级别的学术会议;(5)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国际交流;(6)让学生在读期间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7)积极创造条件建设校外学科产学研基地,让学生参与旅游企业管理及规划实践活动,与旅游产业部门和企业等单位联合培养;(7)尝试与国内外其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 培养要求: (1)提供一份经典文献目录,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阅读。要求在第二学期末需提交两份书面经典文献阅读报告;(2)在读期间有3次以上(含3次)面向本专业师生的个人研究报告;(3)在读期间在专业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含1篇)学术论文。  |  |||
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
|    院(系)名称  |      旅游管理系  |      学科专业  |      旅游管理  |  ||||||||||||
|    序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拟主讲 教师  |      各学期教学安排  |      考查  |      考试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1  |      学位课程  |      外 国 语  |      120  |      4  |      √  |      √  |      √  |  ||||||||
|    2  |      政治理论  |      74  |      3  |      √  |      √  |      √  |  |||||||||
|    3  |      旅游经济与管理  |      60  |      3  |      甘巧林  |      √  |      √  |  |||||||||
|    4  |      旅游规划与原理  |      60  |      3  |      方远平  |      √  |      √  |  |||||||||
|    5  |      旅游管理研究方法  |      60  |      3  |      导师组  |      √  |      √  |  |||||||||
|    6  |      旅游科学发展与前沿  |      60  |      3  |      导师组  |      √  |      √  |      √  |  ||||||||
|    1  |      选修课程  |      文化创意旅游  |      40  |      2  |      甘巧林  |      √  |      √  |   ||||||||
|    2  |      日本文化旅游业 发展及其启示  |      40  |      2  |      丁武军  |      √  |      √  |   |||||||||
|    3  |      城市娱乐项目 规划与设计  |      40  |      2  |      吴智刚  |      √  |      √  |   |||||||||
|    4  |      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理论与实践  |      40  |      2  |      刘 俊  |      √  |      √  |   |||||||||
|    5  |      宗教旅游研究  |      40  |      2  |      李琼英  |      √  |      √  |   |||||||||
|    6  |      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      40  |      2  |      陶卫宁  |      √  |      √  |   |||||||||
|    7  |      环境与社会  |      40  |      2  |      郑宗清  |      √  |      √  |   |||||||||
|    8  |      可持续旅游与区域环境管理  |      40  |      2  |      宋一兵  |      √  |      √  |   |||||||||
|    9  |      休闲学理论与实践  |      40  |      2  |      方远平  |      √  |      √  |   |||||||||
|    10  |      产业转型与休闲消费研究  |      40  |      2  |      瞿 华  |      √  |      √  |   |||||||||
|    11  |      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  |      40  |      2  |      蔡晓梅  |      √  |      √  |   |||||||||
|    12  |      旅游伦理学专题  |      40  |      2  |      庄晓平  |      √  |      √  |   |||||||||
|    13  |      旅游营销管理研究  |      40  |      2  |      郭 华  |      √  |      √  |   |||||||||
|    14  |      服务营销  |      40  |      2  |      凌 茜  |      √  |      √  |   |||||||||
|    15  |      旅游规划与风水地理  |      40  |      2  |      周晓芳  |      √  |      √  |   |||||||||
|    16  |      旅游公共服务: 理论与实践  |      40  |      2  |      李 爽  |      √  |      √  |   |||||||||
|    文献综述、读书/学术报告  |      2  |      指导组  |      √  |      √  |      √  |      √  |   |||||||||
|    教学实践和科研训练  |      2  |      导师  |      √  |      √  |      √  |      √  |   |||||||||
|    学 位 论 文  |      导师  |      √  |      √  |      √  |   |||||||||||
注:导师组成员包括全系专任教师中讲师以上职称者,课程采取讲座形式进行,课程讲授时间与教授教师不固定,一般针对当前热点问题由擅长该领域问题研究的老师在适当的时候授课,或外请专家讲座。每一专题一般3-4学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