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蒙Google Scholar ResearcherID
机械与能源工程系
太阳能转换与利用实验室(SECUL)主要研究高性能太阳能转换材料、装置和系统,为大规模工业应用中所需的电力、热能及燃料提供绿色清洁来源。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1)利用先进的多物理场多尺度耦合仿真技术研究热/热化学/光电化学太阳能转换装置中涉及复杂耦合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2)为应用于太阳能燃料发生、能量存储及二氧化碳捕捉的转换系统建立优化、设计及控制策略;3)开发新型的性能表征实验设备,为材料的化学和输运性质的量化以及装置和系统的性能测试提供理想的平台。
个人简介林蒙博士,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上海理工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系本科毕业。 2013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18 年获得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洛桑机械工程系博士学位。2018年-2019年于加州理工学院化学与化工系和人工光合成联合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工作已经发表10余篇国际期刊论文并获批1项国际专利。参加能源类国际会议10余次,并两次担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ASME)可持续能源会议-太阳能化学分会场主席(2018和2019年)。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并两次被评为Solar Energy 优秀审稿人。
工作经历:
◆2019年10月 – 至今 南方科技大学 机械与能源工程系 助理教授
◆2018年5月 – 2019年9月 加州理工学院 化学与化工系 博士后研究员
◆2013年4月 – 2013年8月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科研助理
◆2011年12月 – 2012年6月 北达科他州立大学 机械工程系 访问****
教育经历:
◆2013年 - 2018年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洛桑 博士
◆2010年 - 2013年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
◆2006年 - 2010年 上海理工大学 学士
获奖经历:
◆2018年 ASME Solar Energy Division - Graduate Student Award
◆2018年 国际期刊 “Solar Energy”优秀审稿人
◆2017年 瑞士自然基金委博士后奖学金
◆2016年 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15年 国际期刊 “Solar Energy”优秀审稿人
◆2013年 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
◆2012年 国家研究生励志奖学金
◆2010年 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个人简介
研究领域1. 高温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合成技术,
2. 太阳能驱动的高温电化学制氢反应器,
3. (光)电化学制氢、二氧化碳还原、氨合成技术,
4. 新型太阳聚光光热系统设计,
5. 高温相变储能系统。
教学课程: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2021年 春季); 新能源系统 (2021年 秋季)
学术成果 查看更多20. Ian Sullivan, Huanlei Zhang, Cheng Zhu, Marissa Wood, Art Nelson, Sarah Baker, Christopher Spadaccini, Tony Van Buuren,?Meng Lin*, Eric Duoss*, Siwei Liang*, Chengxiang Xiang*. “3D Printed Nickel ? Molybdenum-Based Electrocatalyst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at Low Overpotentials in a Flow-Through Con Fi Guration.”?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1, 13 (17), 20260–20268. https://doi.org/10.1021/acsami.1c05648.
19.?Meng Lin*, Ibadillah Digdaya, and Chengxiang Xiang*.?“Modeling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and interfacial junction profiles of bipolar membranes at solar flux relevant operating current densities.”?Sustainable Energy & Fuels 5.7 (2021). Sustain. Energy Fuels 2021, 5 (7), 2149–2158. https://doi.org/10.1039/d1se00201e.
18.Bu-ke Wu, Yi-ze Wu, Zhen-dong Lu, Jian-shuo Zhang, Ning Han, Ya-meng Wang, Xiao-min Li, Meng Lin*, Lin Zeng*, Cation Selective Separator Induces Cathode Protective Layer and Regulated Zinc Deposition for High-performance and Low-Cost Zinc Ion Batterie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21.?https://doi.org/10.1039/D0TA11841A.
17.Jieyang Li, and Meng Lin*. “Unified Design Guidelines for High Flux Solar Simulator with Controllable Flux Vector.” Applied Energy 281, no. August 2020 (2021): 116083. 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20.116083.
16.Digdaya, Ibadillah A, Ian Sullivan, Meng Lin*, Lihao Han, Wen-Hui Cheng, Harry A Atwater*, and Chengxiang Xiang*. “A Direct Coupled Electrochemical System for Capture and Conversion of CO2 from Oceanwater.”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 no. 1 (2020): 1–10.
15.Ma, Shuai, Meng Lin, Tzu-en Lin, Tian Lan, Xun Liao, Fran?ois Mar, Jan Van, Yongping Yang, Changqing Dong, and Ligang Wang.?“Fuel Cell-Battery Hybrid Systems for Mobility and off-Grid Applications?: A Review”?135, no. July 2020 (2021). https://doi.org/10.1016/j.rser.2020.110119.
14.Cao, Jinshan, Zhiqiang Cheng, Lijuan Kang, Meng Lin, and Lihao Han.?“Patterned Nanofiber Air Filters with High Optical Transparency, Robust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Effective PM2.5capture Capability.”?RSC Advances 10, no. 34 (2020): 20155–61. https://doi.org/10.1039/d0ra01967d.
13.Sullivan Ian, Lihao Han, Soo Hong Lee, Meng Lin, David M. Larson, Walter S. Drisdell, and Chengxiang Xiang.?“A Hybrid Catalyst-Bonded Membrane Device for Electrochemical Carbon Monoxide Reduction at Different Relative Humidities.”?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7, no. 20 (2019): 16964-16970.
12.Meng Lin, Lihao Han, Meenesh R. Singh, Chengxiang Xiang.?“An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Based Evaluation of the CO2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Aqueous-Based Electrochemical CO2Reduction Reactors with Ion-Selective Membranes.”?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 (2019). Selected as the supplementary cover image. https://doi.org/10.1021/acsaem.9b00986.
11.Meng Lin, Sophia Haussener.?“An integrated concentrated solar fuel generator utilizing a tubular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 as solar absorber”.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400 (2018), 592–604.
10.Meng Lin, Jan Reinhold, Nathalie Monnerie, and Sophia Haussener.?“Modeling and design guidelines for direct steam generation solar receivers.”?Applied Energy 216 (2018): 761-776.
9.Meng Lin, and Sophia Haussener.?“Techno-economic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solar-driven high temperature electrolysis systems.”?Solar Energy 155 (2017): 1389–1402.
8.Meng Lin, and Sophia Haussener.?“Solar fuel processing efficiency for ceria redox cycling using alternative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reduction methods.”?Energy 88 (2015): 667-679.
7.Meng Lin, Krishnan Sumathy, Yanjun Dai, and Xiaokai Zhao.?“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n a linear Fresnel lens solar collector using cavity receiver.”?Solar Energy 107 (2014): 50-62.
6.Meng Lin, Krishnan Sumathy, Yanjun Dai, Ruzhu Wang, and Yu Chen.?“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a linear Fresnel reflector solar collector prototype with V-shaped cavity receiver.”?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51, no. 1 (2013): 963-972.
5.Xian Li, Meng Lin, Yanjun Dai, and Chi-Hwa Wang.?“Comparison-based optical assessment of hyperboloid and ellipsoid reflectors in a beam-down solar tower system with linear Fresnel heliostats.”?Journal of Solar Energy Engineering, 139 (2017): 6, 61003.
4.Lihao Han, Meng Lin, and Sophia Haussener.?“Reliable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Mediated Photocatalytic Water‐Splitting Half Reactions.”?ChemSusChem 10 (2017): 2158–2166.
3.Enqian Dai, Meng Lin, Jiahao Xia, and Yanjun Dai,?“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a GAX based absorption heat pump driven by hybrid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nd solar energy.”?Solar Energy, 169 (2018): 167–178.
2.Shuangjun Li, Shuai Deng, Li Zhao, Ruikai Zhao, Meng Lin, Yanping Du, Yahui Lian,?“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carbon capture by adsorpti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case study,”?Applied Energy, 221(2018): 437–449.
1.Li Cheng, Yan Ting, Ruzhu Wang, Liwei Wang, Tingxian Li, Xian Li, Meng Lin, and Wentao Xie.?“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n adsorption ice-maker driven by parabolic trough collector.”?Heat Transfer Research 46, no. 4 (2015).
新闻动态 更多新闻
机械系5周年系列活动| 新能源器件与系统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2020-12-18
【欢迎你,新南科人】我校工学院举行“920·就爱你”研究生迎新晚会2019-11-13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广东省教育厅思政教育第一课堂2019-11-13
团队成员 查看更多
加入团队 Array
招聘岗位:博士后
联系方式:linm@sustech.edu.cn
课题组研究方向:
1. 高温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合成技术;
2. 太阳能驱动的高温电化学制氢反应器;
3. (光)电化学制氢、二氧化碳还原、氨合成技术;
4. 新型太阳聚光光热系统设计;
5. 高温相变储能系统;
博士后岗位-1?(1名,高温太阳能转化方向)
要求:
1. 博士学位,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欢迎具有其他与研究方向相关专业背景的博士申请);
2. 优先考虑具有太阳能转化与应用方向研究经验的申请者;
3. 有高聚光比太阳模拟器使用经验的申请者优先考虑;
4. 熟悉流动、传热、传质、光学以及化学反应多物理场耦合仿真;
5. 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有过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经验);
6.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
【太阳能热化学制氢方向与麻省理工学院Ahmed Ghoniem教授合作,有机会前往MIT交流6-12个月】
博士后岗位-2?(1名,太阳能驱动的电化学储能器件方向)
要求:
1. 博士学位,电化学相关专业背景(尤其欢迎有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背景的申请者,同时欢迎其他专业背景申请者);
2. 熟悉电极材料的制备和组装,具有电化学电池测试经验;
3. 熟悉燃料电池或电解池器件的多物理场仿真;
4. 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有过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经验);
5.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
待遇:
1. 工资及福利待遇均按照南方科技大学有关规定执行,年薪约30万元(含深圳市财政生活补贴12万元/年(免税));优秀者还可申请校长卓越博士后,申请成功后年薪可达35万元。
2. 由学校统一购买五险一金,提供学校规定的相关福利。
查看更多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林蒙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6-12
相关话题/机械 能源
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吉
刘吉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副教授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刘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0年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广东省高层次人才、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2010-2013年在欧盟ErasmusMundus联合博士项目资助下在法国波尔多大学和比利时列日大学从事博士研究,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思聪
刘思聪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研究助理教授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刘思聪于2009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获优秀毕业论文荣誉,并保送本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攻读研究生,于2011年获得硕士学位。2015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专注于机器人运动学和工程力学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路冬
路冬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教学副教授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路冬,200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作为交流博士生在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orcesterPolytechnicInstitute,USA)学习。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作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卢宏兴
卢宏兴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研究助理教授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卢宏兴,毕业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轻合金半固态加工技术,注重产业化应用及轻合金新材料研发,推动轻合金半固态加工技术在汽车与通讯设备轻量化方面的应用。个人简介卢宏兴博士毕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逯文君
逯文君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助理教授(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机械与能源工程系逯文君博士,1989年生,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副研究员、博/硕士生导师。以6年时间在英国帝国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完成本、博连读。博士毕业后获德国马普协会基金资助,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钢铁研究所材料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孟彬彬
孟彬彬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研究助理教授(副研究员)机械与能源工程系个人简介个人简介研究领域学术成果查看更多团队成员查看更多加入团队Array查看更多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潘阳
潘阳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助理教授机械与能源工程系潘阳博士,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6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14年-201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包括足式机器人、并联机器人、机器人动力学等。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 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丘龙斌
丘龙斌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助理教授|工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系丘龙斌,2011年于中山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6年于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彭慧胜教授),2016-2019年在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戚亚冰教授),主要从事大面积钙钛矿光伏模组、表界面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融亦鸣
融亦鸣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系主任/讲席教授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融亦鸣,1989年12月毕业于美国肯塔基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回国前任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PI)终身正教授;并因突出科研贡献获任WPI杰出教授。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ASMEFellow)。2010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宋超阳
宋超阳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助理教授|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课题组网站TheBionicDesign+LearningLabisledbyDr.SongChaoyangatSouther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