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修订)(2)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1-30

 

黄春林教授

黄春林,男性,籍贯广东惠阳,1937年2月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导师,广东省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保健食品协会理事,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心、肾疾病的中西医诊治,对多种疑难病有独到的见解。科研方面:省、部级课题7项,新药研制1项,荣获广东高校、广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论文论著:发表医学论文40多篇,主编医著3本、教材1本、副主编医著21本,荣获“康莱特杯”全国中医药优秀学术著作三等奖一项。教学方面:热心教育事业,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担任本科生、进修生、留学生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工作,因教学成绩显著,1985年获广东高校先进工作者,1997年被二部一局(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中医带高徒的专家。现已指导博士研究生7人(其中毕业3人),博士后2人(出站1人)。

 

罗云坚主任医师、教授

罗云坚,男,籍贯广东兴宁,1945年5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业务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中医内科学消化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广东省“证候临床研究实验室”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新中医》编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罗云坚同志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多年,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擅长于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胆道疾病的诊治;熟练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处理内科及消化系统的疑难危急重症。1982年起,相继开设了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专科门诊。研制出治疗结肠炎的系列中成药。

罗云坚同志对古代、现代中医文献有较广泛的研究,尤其对中医内科学消化专业有较深造诣,提出治疗胃肠疾病应以调整人体气机为主的观点,以健脾理气为主,临证时兼顾与脾胃密切相关的肝、肾等脏腑,灵活佐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法,对胃肠道疾病尤其是大肠疾病,可达气机顺畅、标本兼顾、脾健体康的目的。临床工作中以“脾为后天之本”、“脾旺不受邪”为理论指导,抓住“气机失调”为脾胃病的主要病机,结合岭南气候潮湿的特点,辨证治疗各种脾胃疾病,收到满意疗效。

在科研方面,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慢性胃炎脾胃虚实证与幽门螺杆菌及胃动力学相关性研究”及省中医药局重点课题多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证的应用研究----应用DME方法建立脾、肾两脏基本证候标准的研究”;参与研制便秘通、胃乃安等中成药的工作。获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3项。

长期从事课堂及临床教学,数十年孜孜不倦,先后培养了大批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等各类中医药人才。

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共十五分册;主编《消化系统常见病中医临床诊治》、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临床诊疗操作规范》;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及其他专著多部。在省级以上杂志学术论文20多篇。

 

黄培新主任医师、教授

黄培新,男,汉族,广东省龙川县人,1945年12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急症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院大内科主任,广东省中医院老年脑病研究所副所长,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内科脑病学科”建设单位学科带头人,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专业重点专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科技厅专家评审库专家。

1970年从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医疗系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即广东省中医院内科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治学严谨、学风民主、继承创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讲团结、求奉献,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深得广大患者和同事的敬重。30多年来致力于中医内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主攻方向为中医脑病学,在脑血管病、血管性偏头痛、血管性眩晕、癫痫病、三叉神经痛及血管性痴呆等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阴阳分证”的简化辨证体系论治出血性中风,得到同行和专家的认可。重视“痰瘀”在脑病中的作用,以“痰瘀同治”指导临床治疗,后期则强调补益气血、滋补肝肾,“通补结合”,处方灵活、法度谨严。临床上强调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对于临床的指导作用,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收到明显疗效。发扬岭南医学的特色,擅用岭南地区特色草药,并结合广东地区气候、地理因素以及患者的体质、生活习惯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和用药经验。

本着“科研与临床结合”、“科研为临床服务”的宗旨,他参加国家与省级课题多项,其中“毛冬青甲素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为国家95攻关项目“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第二负责人,专题通过国家验收,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九五”国家科技重点攻关优秀科技成果;为“十五”国家重点攻关课题“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研究”课题负责人;主持“痴复康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研究”(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和“脑中风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课题)课题2项;获得厅局级科技进步奖3项(排名第二)、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及时总结临床经验,发表中西医脑病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参加《现代疑难病中医治疗精粹》(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6年)的编写,任编委;参加《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常见病》(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年)的编写,任副主编;主编《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神经科中医临床诊治》(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长期负责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本科班、二学位班、港台班及国外留学生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工作,已指导博士后研究人员1名、博士生6名、硕士生7名,协助指导博士后4名、博士生8名。

 

梁伟雄主任医师、教授

梁伟雄,男,广东郁南人,1955年11月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DME中心主任,第二临床医学院脑病中心副主任,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广东省临床流行病学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西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科研主攻方向为中医老年脑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从事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在中医药领域的教学、推广及应用,推动中药临床试验规范化。先后赴日本筑波大学、広岛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园进修、学习微循环研究、老年性痴呆(Alzhemier氏病)诊断、治疗等。回国后已承担和参加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国家科技部的优秀科技成果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现负责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一项,负责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两项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一项。已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专著五部(副主编)。至今共招收了4名硕士生、13名博士生及1名博士后。1993年起获国务院发给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铜牌奖,同时被省高教厅定为“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1996年被省卫生厅定为“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杨霓芝主任医师、教授

杨霓芝,女,1948年10月出生,籍贯广东省澄海市。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肾病中心主任、肾内科主任。国际肾脏病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中医肾病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糖尿病学会常委。1998年以来先后被聘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杂志》编委。

从事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三十年,临床经验丰富,对内科疾病尤在肾内科疾病的诊治方面造诣颇深,她将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坚持以中医药防治肾内科常见、多发病;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抢救肾内科急危重症;主张以中药益气活血法防治慢性肾小炎肾炎;多途径活血化瘀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静脉血栓形成;中医综合措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不断引进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开展B超下肾活检、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肾内科特殊诊疗技术,提高了肾内科疑难危重疾病的确诊率及抢救成功率。目前肾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的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之一。她狠抓临床,重视科研,以科研促临床,主持《通脉口服液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中药综合措施延缓慢性肾衰的临床及其机制探讨》等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科技厅等部省级科研课题10多项;参与“十五”攻关项目1项;主编、副主编《泌尿系统中医专病临床诊治》、《现代中医肾脏学》等著作5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广州中医药大学及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先后培养博士生4名、硕士生8名。主办、协办广东省、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中西医结合诊治肾脏病学习班多期;多次参加美国肾脏病会议、国际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会议、中日女科学家研讨会,全国性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研讨会;在国内特别在中医治疗肾病领域有一定影响力。

 

黄燕主任医师

黄燕,女,1961年9月出生,广东廉江人,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学中医脑病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内五科(神经内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4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中医医疗专业,至今在广东省中医院中医从事脑病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988年9月~1989年9月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进修。

师承名中医刘茂才教授、任继学教授,较好地继承了其以中医脑病的“脑为元神之府”学说代替传统的“以心代脑”理论的学术思想。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指导和组织临床医疗工作,对中医脑病尤其是中风方面有深入的研究,能够积极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照欧美国家“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在国内率先开展中西医结合卒中病房管理,使中风病人得到急诊救治、住院治疗、早期康复、出院指导等一条龙整体服务,提高了中风患者生存率,降低了致残率及复发率。

为“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主要研究者,该专题通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现主持(第二负责人)“十五”国家攻关专题“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研究”;主持厅局级课题3项,主要参与国家、部省级课题10多项,获得厅局级成果奖3项。发表论文40多篇,著有《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神经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等3部专业著作。

长期负责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本科班、二学位班、港台班内科学的教学工作。共招收研究生7名,协助指导博士生6名。为广东省中医院“青年技术拔尖人才”,广州中医药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先进个人”,曾获得广东省高教厅“南粤教坛新秀”称号。黄燕主任医师在长期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团结奉献,严已律己,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相关话题/医学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