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研究生导师介绍王媛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2-11-07






王媛媛,女,1978年11月生,江苏徐州人,暨南大学文学博士(200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硕士生指导教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语法、对外汉语教学、应用语言学等方向的研究,系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2004年至今,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等国内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主讲硕士生课程:语言要素教学法、高级汉语;本科生课程:对外汉语教学通论、应用语言学、中国语言文字。

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
《汉语“儿化”研究》,2009年10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论文:
[1]南方方言性别标记的虚化现象研究,中国语文,2006(4)。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6(10),全文转载。
[2]普通话中“你看”变体的多角度考察,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1)。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6(5),全文转载。
[3]徽语方言的小称研究,语言研究,2006(1)。
[4]广州音系舌根声母kw、kw?讨论,暨南学报,2006(4)。
[5]信都土话的语音特点,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6]“着”字虚化问题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1)。
[7]南方方言“儿”类标记词虚化现象研究,21世纪汉语方言语法新探,2008年10月。
[8]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正偏”结构探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3)。
[9]“儿”字虚化问题研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7)。
[10]宋元明时期“着”字研究,语文学刊,2010(9)。
[11]关于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10(28)。
[12]历时语法中“VX着”中的“着”,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1)。
[13]浅析广州高校母语教育现状及对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3)。
[14]中古汉语中的介词“着”,安徽大学学报,2011(3)。

科研项目
[1]方言学视角下的汉语词语语法化现象研究——以汉语“着”类词研究为例,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主持。
[2]方言学视角下的汉语词语法化现象研究——以汉语“着”字研究为例,2011年度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人文社科)项目,主持。
[3]广东高校新增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1年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主持。
[4]当代广东经济文化变迁及城市化对广东族群语言文化的影响,2009年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主持。
[5]汉语“儿化”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主持,已结项。
[6]世界母语教育发展趋势与广州市高校母语教育现状的考察和思考,2009年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研项目,主持,已结项。
[7]群体差异与语法规律--汉语主观性语法范畴的应用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参与。
[8]客家方言词汇的深度研究,2009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参与。
[9]客家方言的界定、划分及相关问题研究,2010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参与。









相关话题/外语 汉语国际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