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介绍

南海水产研究所 /2012-11-01

一、发展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发展目标
  结合南海渔业资源现状,面向全国,重点围绕热带亚热带水产健康养殖、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水产育种与生物技术、渔业工程与装备技术、海水养殖病害防治科学研究,承担渔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应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任务。
根据我国渔业科技地域差异、气候差异和品种差异特点,充分发挥本实验室地处华南地区的地域优势、热带亚热带气候优势,以及南海海域广阔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有利条件,突出渔业资源养护与增殖技术、渔业水域环境修复技术、渔业生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海水鱼贝类繁育与鱼虾贝类良种选育技术、海水健康高效养殖技术、海水养殖装备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优势,有效拓展南海渔业资源调查评估技术和水产动物营养与环保高效饲料开发技术,打造国家热带亚热带海洋渔业科学中心,逐步培育和建立海洋渔业科学国际交流与培训中心,建成热带亚热带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海水养殖装备与工程研究中心、热带亚热带水产主导品种健康养殖研究中心、,加大力度建成热带亚热带水产养殖主导品种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热带水产养殖生物流行病防控研究区域中心。

  (二)主要研究内容
  1、渔业资源养护与可持续利用
  开展南海渔业资源调查评估技术研究,建立渔业资源监测评估体系;研究渔业资源增殖与海洋牧场构建技术,综合评价渔业资源增殖效果和生态安全性;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及保护技术研究,建立保护、恢复和增殖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技术体系;研究南海渔业生态系统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动过程和机制,建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管理技术体系。
  2、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调控
  开展南海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渔业环境污染生态与污染效应、水产养殖环境容量、污染调控与修复、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重点研究人工合成化学物质、渔用药物对渔业生态环境和水生经济种类的影响效应,典型浅海网箱养殖渔场与养殖池塘环境污染机制,增养殖水域环境容量、养殖容量、污染调控及修复技术,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功能及其评价以及人类活动对渔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渔业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3、海水健康高效养殖与产物资源利用
  开展池塘与浅海滩涂养殖技术研究,优化养殖生态调控技术,创新海水池塘及滩涂工程化养殖技术;研究设施养殖装备工程技术、海洋捕捞技术以及陆基工程化养殖控制技术,建立南方渔业工程与设施养殖技术体系;开展重要养殖品种重大疫病防控技术研究,构建重大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和控制海水养殖动物重大病害的综合调控防治技术体系;开展高效无公害饲料配置技术、动物性饲料源替代技术以及主要养殖对象的高效饲料营养调节机制研究,建立健康高效水产饲料配置及投喂技术; 开展大宗养殖产品及天然新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提高产物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4、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收集和保存不同地理群体热带亚热带海洋生物活体种质资源,系统评价其种质特性,建立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活体种质资源库;采用群体选育、家系选育、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及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等技术,针对热带亚热带海域主养品种斑节对虾、卵形鲳鲹、珍珠贝等开展遗传选育研究,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开展重要经济价值的热带亚热带海洋生物繁殖生理、发育生物学和养殖技术研究,突破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开发养殖新品种;利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技术,开展热带亚热带海洋生物主养品种斑节对虾、珍珠贝和卵形鲳鲹等功能基因发掘和利用研究,建立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二、人员结构
  实验室现有固定在编人员41人,其中研究员12人,副研究员13人,助理研究员16人;固定人员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1人;按学历分,具有博士学位者20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6人;从年龄结构看,实验室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为38岁。
  
  (一)实验室主任
  江世贵。实验室主任,博士,研究员/博导,所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学科首席科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农业部“神农计划”人选,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水产苗种工程、水产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近5年来,先后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5篇,主编及参编论著2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6项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近5年来,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国家农业行业公益性专项、国家虾产业体系、广东省重大科技计划等项目20余项。较突出的学术贡献如下:建立了斑节对虾全人工繁育技术,收集、整理世界各地的斑节对虾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和遗传育种研究,培育出了快速生长的斑节对虾新品种;收集、整理合浦珠母贝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和遗传育种研究,培育出了快速生长新品系和黑壳、红壳、白壳和金壳新品系;系统研究了我国鲷科鱼类各个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促进了我国鲷科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建立了南海区主要海水养殖经济种类活体资源库、资源数据库和标本库,建立了热带亚热带主要海水养殖种类的种质资源保存、种质评价和种质开发利用平台。
  李纯厚。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硕导,科研处处长,中国水产学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秘书长,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渔业资源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广东海洋学会、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理事,广东水产学会理事,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水产科技工作者。长期从事增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近5年来,先后主持和参加各类科研项目6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3项、省部级项目15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合作出版学术专著22部,其中重要专著有《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北部湾渔业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南海渔业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的污染效应研究》、《广东海洋渔业资源调查评估与可持续利用对策》、《中国大陆架及邻近海域浮游生物》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海洋局科技创新二等奖3项,其他科技成果奖3项,主要包括《广东海域渔业资源和渔业环境调查评估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获2005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北部湾中越共同渔区生物资源调查研究》获2004年度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二等奖(第2),《南海区半封闭型海湾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获2004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1),《无公害水产养殖合计调控技术研究》获2009年度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二等奖(第1)。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项目“南海人工鱼礁生态增殖及海域生态调控技术”,广东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大亚湾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响应及发展预测”、 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重点项目“节能高效工厂化养殖设施及安全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等10多项。
  邱永松。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渔业资源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生态系统动态以及珍稀水生动物调查研究。近年来开展的气候变动对我国近海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达到国际前沿水平。该研究通过渔获量和气象因素时间序列相关性分析,阐明影响近海渔业生产力的气候因素,揭示气候变动影响生产力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陆地径流、季风环流和热带气旋活动是影响海域生产力的主要因素。这些水文-气象动力通过控制营养盐分布和利用效率影响海域初级生产力,进而影响渔获量。根据阐明的气候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该研究预测,因人类活动而引起的营养输入增加和未来气候变化将提高南海北部渔业生产力,但生产力会出现更大年际和年代际变动。首次在国内组织中华白海豚数量分布调查,以调查成果为依据,建立了珠江口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获奖成果:珠江口水域中华白海豚的调查与保护,2007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完成人;广东海域渔业资源和渔业环境调查评估与可持续利用研究,200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3完成人;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评估,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7完成人;北部湾中越共同渔区生物资源调查研究,2004年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第4完成人;北部湾渔业资源调查,1998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完成人。

  (二)主要学术带头人
  郭根喜。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养殖设施与工程技术专家,农业部科技先进工作者。近五年来,主持科研项目有17项,承担4项。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13项。“十一五”国家(863)计划《深水网箱养殖自动控制技术与装备》;“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湾养殖新型网箱研制与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科技专项资金项目《海水网箱养殖产业化示范工程技术》;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抗风浪网箱集约化养殖技术试验示范》;“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与设施开发》;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升降式深水网箱养殖系统的中试生产及养殖示范》;全国农业丰收计划《罗氏沼虾环保低能耗半封闭健康养殖示范与推广》等。作为第一持有者已授权的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20余篇,SCI期刊收录论文1篇;2004年《罗氏沼虾环保低能耗半封闭健康养殖示范与推广》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006年《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与设施开发》获中国水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李卓佳。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养殖环境调控研究方向。广东省劳动模范、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水产健康养殖与生态环境调控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重大科技计划等多30多项水产健康养殖研究项目,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发表论文110多篇(SCI收录论文5篇,EI收录论文1篇)。出版技术专著4本。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项。通过研究,创造性地建立了对虾健康养殖和养殖水环境微生物调控技术体系,研发出以有益微生物为主导的健康养殖系列新产品,并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在理论、实践、创新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科技成果奖励20项次,其中,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局级和院级二等奖5项;省级推广一等奖3项。
张汉华。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技术与海洋生态学研究,近年主要开展贝藻多元生态养殖、贝类苗种繁育、海洋生物分类学和生态学、浅海规模化养殖等研究工作,创建浅海贝藻多元生态养殖技术,并在海水名贵贝类大规模繁育技术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推动产业规模化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0多项。获得成果17项次。发表论文60多篇,参编专著5部,取得国家专利7项。
主要获奖成果有《广东海岛海域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第4名;《南海区半封闭型海湾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2006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名;《西施舌苗种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2006年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第2名;《西施舌的人工育苗技术》,2002年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名;《微生物工程技术在规模化养虾中的应用》,2005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第6名。
  喻达辉。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室副主任,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贝类)体系岗位专家,主要从事珍珠贝的相关研究。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主编及参编论著4本。近年来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4项。首次对合浦珠母贝野生种群、养殖种群、第一代混合选育群体和家系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弄清了我国合浦珠母贝的遗传资源状况,研究成果指导了我国合浦珠母贝资源管理和育种。首次构建了合浦珠母贝的AFLP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了合浦珠母贝雌、雄性别的框架图谱;首次开展了珍珠贝的微卫星、AFLP和种间RAPD标记研究,获得了大量的分子标记;对珍珠贝的精子生物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率先开展了激素对合浦珠母贝精子的激活研究和不同铵盐的激活效果比较;率先开展了海水珍珠贝类转基因技术研究,确立了电穿孔转基因技术的脉冲参数优化组合指标,建立了贝类电穿孔转基因技术平台。
  王江勇。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博士,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贝类)体系岗位专家(方向为贝类病害控制)。研究方向主要为贝类病害,尤其对杂色鲍大规模死亡的病原流行病学、病理机制、发病规律和控制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主持及参加项目20多项,其中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农业部行业标准1项、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重大科技兴海项目3项、广东省科技推广项目1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项,参加广东省重大招标项目1项(子专题负责人),参加国家“九五”攻关项目1项、“863”项目2项以及多项省部级的重点研究课题。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编写专著4部,制定行业标准1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获得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三、主要研究成果
  2006-2010年,实验室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32项,其中863计划1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行业专项12项、产业技术体系4项、948项目4项,其他项目671项;研究经费共20258万元,其中863计划2309万元、支撑计划1105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5万元、行业专项1149万元、产业技术体系840万元、948项目192万元,其他项目14528万元。实验室共获得各类成果奖励49项次,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参加),省部级一等奖5项,省部级二等奖11项次,鉴定成果12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7项;发表学术论文共核心期刊论文484篇,SCI收录论文69篇;出版学术专著23部。对产业发展、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建设的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系统摸清了南海渔业资源状况,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
针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调查研究基础薄弱和缺乏系统、连续、大面同步调查研究资料的现实,为系统摸清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为我国与周边国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划界谈判和双边渔业协定的谈判与协议实施管理提供重要基础数据以及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通过项目的实施,首次全面系统进行了南海海洋渔业资源与渔业生态环境系统同步调查,调查范围首次同时覆盖近岸、沿海、近海、大洋和岛礁海域;首次结合陆源排海污染源评价海域渔业生态环境质量;首次建立和采用以单因子标准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和环境影响风险评估法相结合的渔业环境评价方法和模式,综合评价了广东近海渔业环境质量现状,并预测分析了其变化趋势。
  首次建立了南海海域重要经济种类的动态综合评估模型,改进了传统渔业资源种群参数估计方法,解决了热带、亚热带海域多种类种群参数估计和建立分析模型的关键难点技术;应用模型评价了渔业资源现状,提出了60多种主要经济品种的最适开捕规格。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1项,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二等奖2项次、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次。
  2、建立的集约化高效清洁养殖新模式引领了水产养殖发展潮流。
  创建了对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体系。针对对虾高产集约化养殖模式,率先开展了对虾养殖水环境微生态调控技术研究,建立了对虾集约化高效清洁养殖技术体系,2007-2009年,在广东、广西、海南及国内其他省份应用推广12万公顷,新增产值20.5亿元,新增利税6.5亿元。
优化了南方池塘养殖进水、增氧、消毒及池体结构系统,研发了养殖表面自动吸污、底部吸污、越冬棚,收获设施、废水生态处理等对虾工程化养殖设施,提出了南方对虾工程化养殖场建设标准。示范养殖基地单茬产量达到3100kg/亩,一年三茬产量6800kg/亩。针对对虾高位池精细养殖、潮间带半精细养殖和河口区淡化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研究了池塘中优势微藻的生长、生态因子和生态位特性,阐明了优势微藻间以及与有益菌、理化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了池塘养殖环境生态操纵的关键点,建立了养殖池塘浮游藻相平衡控制技术体系。
  系列科研成果先后获得200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5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00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3、突破了深水抗风浪网箱装备及养殖关键技术,引领和支撑了我国设施养殖的健康发展。
  引领了我国深水抗风浪网箱的研制及养殖技术。针对海湾养殖开发及养殖空间拓展的需要,以网箱养殖为主体,开展了深水抗风浪网箱的研制及相关养殖技术研究。率先研制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圆形双浮管升降式抗风浪网箱。成功研制出网衣水下清洗机样机、新型水下监视器样机,双浮管升降式抗风浪网箱。成功研制出网衣水下清洗机样机、新型水下监视器样机,具有抗流、抗挠性的网囊等抗风浪网箱养殖产业化配套关键设备,形成网箱数值仿真设计软件CageSim,制定了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建立6条生产线,可年产HDPE类型标准系列深水网箱300套。建立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基地14个,推广应用深水网箱2600多只,养殖水体达170万立方米,示范区平均出鱼16kg/m3,成活率达到90%以上。示范区深水网箱单产比传统网箱高约1.5倍,集约化程度是传统网箱养殖的15倍,养殖成活率高近两成,海域节约2.5倍,且深水网箱带动相关行业(网箱制造、饲料生产、鱼苗生产)的经济效益达18560万元。
  研发成功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网箱养殖远程多路自动投饵系统,并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深海设施养殖装备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该装备突破了模拟控制、多路配送、空气动力等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离岸深海养殖集群管理、定点给饵、按需分配、远程输送的难题,为养殖数字化技术奠定了基础。自动投饵系统具备手动、自动、远程三种控制模式,程序控制投向12个目标,预留拓展到60个目标的功能,投饵输送距离达400米,投饵量达1200公斤/小时。样机成套装备系统造价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40%。成果先后获得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特等奖。
  4、突破了养殖环境污染预警指标、生态风险评价和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首次在微生物调控和非调控条件下,系统研究了池塘养虾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主要污染物的污染负荷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在实验室受控条件下,研究了有益微生物对养殖污染物的降解作用;通过一系列研究,在国内首次创建了一套以微生物调控为主要核心的适合池塘养殖的生态环境调控及修复技术,引领了国内水产养殖环境综合调控技术应用研究潮流。
  (2)建立了以海水溶解氧、沉积物有机碳和硫化物为养殖容量限制指标因子的海水网箱养殖容量“量纲分析”模型和神经-糊糊系统评估模型,构建了贝类养殖容量评估模型;建立了以“鱼-藻”,“鱼-贝”等生态养殖调控为主,有益微生物调控为辅,底泥污染物陆基耐海水蔬菜种值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浅海养殖生态环境综合调控与修复技术体系,应用示范实效应明显;自主设计制造了一种浅海网箱养殖环境修复与调控装置(耕海机),明显改善了网箱养殖鱼排内水动力条件,提高了水体三维交换能力,加速了养殖污染物扩散。
  (3)系统研究人类活动对重要增养殖环境的影响及其演变规律,建立了基于GIS的增养殖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和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以大亚湾为实例,验证了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首次从实验生态学角度揭示了人类活动影响大亚湾海域营养盐限制的转变规律,为进一步研究人类活动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4)率先启动海洋牧场生态系统开发与生态调控技术研究,科学指导了我国人工鱼礁的有序发展。摸清了人工鱼礁对浅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调控机理,集成构建了基于视频、声学、遥感等评估技术和生态系统社会服务功能及价值、经济学模型与生态系统模型等评估技术为主的人工鱼礁增殖效果综合评价技术体系;建立了基于人工生态调控+增殖放流+浮式人工鱼礁+底层人工鱼礁+渔业管理+技术引导等手段的人工鱼礁生态调控新模式。示范礁区调控总面积420公顷,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改善,游泳生物资源密度比投礁前增加了12倍,;推广示范礁区面积440公顷、7.45万空方,资源密度平均比投礁前增加了6倍。
成果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1项,海洋科技创新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
  5、突破了主要养殖品种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难关,保障了我国海水养殖种苗质量。
围绕养殖主导品种和有潜在开发价值的种类开展研究,在苗种规模化繁育与良种扩繁,种质整理及评价、种源追溯、新品种培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构建了斑节对虾新品系选育技术体系,选育出了斑节对虾F5代苗种1200万尾,培育的F5代苗种抗淡水应激能力强;收集了建立了8个不同地理种群的野生斑节对虾亲本,建立全同胞家系200个,筛选获得一批经济性状优良的家系,传代家系体重生长速度提高了15.25%,杂交家系体重生长速度最高提高了24.78%。不同地理种群的杂交家系表现出明显的杂交生长优势,与对照组相比,选育家系的特定生长率提高  6.1~15.9%,饲料系数降低8.0~16.8%,高氨氮胁迫成活率提高11.1~38.4%,示范养殖面积7000多亩。
  获得了快速生长合浦珠母贝新品系1个,生长速度比未经选育的养殖品种提高27.4%;利用家系选育技术,选育到红壳、白壳、黑壳和金壳4种不同壳色新品系, F2代红壳和金壳比率均达到99.2%,白壳比率达到99.5%,黑壳比率达到85.6%,目前F3代不同壳色合浦珠母贝新品系纯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证实了壳色的多基因控制遗传机制;研究了4种不同壳色合浦珠母贝新品系的育珠效果,评价了壳色对珍珠质量的影响;建立了合浦珠母贝附着生物的预防技术,确定了最适的养殖密度,建立了合浦珠母贝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先后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关话题/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