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研究室介绍

南海水产研究所 /2012-11-01

渔业资源研究室自五十年代建所以来,持续开展南海渔业资源调查评估。其传统的研究领域包括渔业资源探捕和新渔场开发,渔业资源评估,以及经济种类生活史研究等。调查研究的地理范围覆盖了从河口、沿岸至南海中南部岛礁区和南海西南部陆架区的整个南中国海。渔业资源调查有力地促进了捕捞渔业的发展,使南海区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渔业资源都先后得到开发利用。
  八十年代以来,海洋渔业向管理型转变。研究室密切配合政府渔业管理部门开展工作,应用多种方法开展渔业资源监测和评估,并引入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的新理念,对南海不同区域的渔业资源和渔业状况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指出了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研究工作为南海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九十年代以来,为适应日益多样化的渔业科技需求,渔业资源调查研究范畴不断扩展,在沿岸海域开展人工鱼礁和资源增殖试验,评估其生态效应,并进行人工鱼礁建设规划;为珍稀水生物种保护开展调查研究,并制订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同时,研究室为海洋经济开发和环境影响评价开展海洋生态调查。
  渔业资源研究室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渔业生态系统和渔业管理

 

  发展历程

  海洋渔业资源是南海水产研究所最早确立的研究领域,建所以来开展了渔业资源探捕、渔场开发、渔情预报、渔业生物学、资源评估、渔业资源管理、保护和增殖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渔业资源调查的地理范围遍及南中国海各区域,调查手段和研究方法不断改进和提高。建所50年来,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推动了南海区海洋渔业的发展,丰富和充实了南海渔业科学理论,对南海区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建所之初的渔业调查
   本所成立之前,有关南海区的渔业状况只有一些零星的调查和记载,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较系统地开展南海区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建所之初,科研人员靠两条腿深入渔村,总结群众生产经验,并辅以简单的仪器设备,开展沿海渔业调查,进行了广东省海洋渔业调查、亚热带水产资源调查、南海北部近海风帆渔业渔场及其水产资源调查、硇洲海区大黄鱼资源调查等。研究内容涉及自然环境、渔业资源、渔业状况、经济鱼类渔业生物学和繁殖保护等,阐明了当时南海北部沿海的渔业概况和特点,为建国之初的渔业开发和渔业行政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

  二、资源探捕和渔场开发
   渔业资源探捕和渔场开发曾经是本领域的首要任务。建所50年来,渔业资源调查经历了从沿海逐步向外海的发展过程,探捕区域覆盖了从南海北部、南海中部至西南部陆架区的整个南中国海范围,掌握了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分布状况,使南中国范围内有经济价值的渔业资源都先后得到开发利用,对海洋渔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维护了国家的海洋权益。
  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本所建立了拥有“长征”号等3艘渔业调查船的船队,先后在北部湾和海南岛以东陆架区开展了大面积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发现了传统风帆拖网渔场之外尚有许多渔场有待开发,为海洋捕捞业向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新渔场的发现推动了渔业的向外发展,此后十年间,南海区捕捞产量成倍增长。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本所建造了“南锋704”等5艘性能更好、设备更先进的调查船,渔业资源探捕区域进一步向外扩展,分别进行了大陆架外海和大陆斜坡海域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底拖网调查作业水深达1308米,开创了我国深海底拖网渔业调查的历史,发现了南海北部外海的新渔场和新捕捞对象。调查中还着重进行海底地形勘测,为捕捞渔船进入新渔场作业提供安全保障。70年代末,由于沿海水域捕捞过度,捕捞产量出现了下降的局面,外海渔场开发为80年代以来海洋捕捞产量的持续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渔场图是渔业资源调查成果的表现形式和渔场开发的重要工具。在历次渔业资源调查中,科研人员均根据渔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渔场图的编绘。从绘制第一幅南海北部近海风帆渔业渔场图开始,建所以来绘制的不同海区和作业类型渔场图超过10套,其中1978年出版的《南海北部渔场图》为用途最广的渔业用图,首次发行量就达4万套,时至今日在南海区的渔业从业人员中仍广泛使用。这些渔场图综合了渔业资源、海洋学、航海学、海底地形勘测和捕捞技术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成果,以及渔业生产的实践经验,为渔民群众和渔业管理人员广泛接受,有效地指导不同历史时期的渔业开发和渔业管理。
  对南海诸岛海域渔业资源的调查研究体现了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引导和推动了该海域的渔业开发,突出了我国在该海域的渔业存在。早在建所初期的1956年至1959年,本所就参与广东省组织的西、南沙水产资源调查队,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南海诸岛海域渔业资源调查,首次在西沙永兴岛升起了五星红旗。1974至1976年期间,本所派出调查船对西、中沙和南沙北部海域进行了大洋性鱼类及礁盘鱼类资源调查,探捕到3个以黄鳍金枪鱼为主的延绳钓渔场,并发现了中沙礁盘渔场。1976年至1979年,本所联合多个单位,通过实地采集和从生产渔民获取标本,经分析研究编写了《南海诸岛鱼类志》。1990年至1993年期间,本所在南海区的渔业资源探捕范围扩展到南沙群岛的西南部,进行了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和开发前景评估,结果表明,该海域是继开发南海北部外海渔场之后又一处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底拖网渔场,对引导我国渔轮在该海域的渔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1997至2000年,结合国家海洋勘测的实施,本所又分别对南海北部、南海中南部深水区和诸岛海域进行了渔业资源勘测,至此,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调查的地理范围覆盖了南中国海的不同区域。目前我国渔船的捕捞作业范围已遍及南中国海各主要渔场,几乎所有具有经济价值的渔业资源都得到开发利用。除此之外,本所的渔业调查还扩大至中西太平洋的远洋水域,1987年本所派出2艘调查船,远赴贝劳群岛海域进行金枪鱼延绳钓和鲣竿钓渔场调查和试捕作业。70年代以来,研究人员还通过实地考察和索集资料,对其它一些远洋海域的渔业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研究。

  三、渔情测报
   渔情测报曾经是本所渔业资源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上,沿海地区的渔业生产力水平较低,渔船只能近岸作业,渔情预报对开发利用季节性出现在沿海的洄游性鱼类至关重要。早在50年代本所就开始进行渔情预报研究,1956年至1960年期间开展了北部湾渔情预报;1960年前后运用大黄鱼生物学知识和对水温变化的监测,首次实现了对粤西沿海大黄鱼渔汛的准确预报;1961年至1963年还进行了珠江口中上层鱼类资源调查,珠江口近海蓝园鲹生物学、渔场海洋学及渔场渔汛变动研究,为后来灯光围网渔业在广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6年至1976年是南海北部沿海中上层鱼类围网渔业的繁荣时期,本所在珠海树立样板,渔汛期间每年都派出科技人员及调查船,深入渔区进行渔汛预报和鱼群探索,并推广灯光围网捕捞技术,开发了蓝园鲹及金色小沙丁鱼等中上层鱼类资源,使灯光围网成为南海区的一种重要渔业。除中上层鱼类汛期预报外,从1978年开始,还进行了南海北部多种鱼类综合渔获量中、长期预报方法研究,通过建立了南海区渔情测报网,收集和分析渔业生产统计数据,发布南海北部各月的资源密度分布图表,并探索出综合资源生物学和环境因素变化的的多种类渔情预报方法,每年进行海区渔情年景展望。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期,为合理组织渔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四、资源评估
   本所的渔业资源数量变动研究始于60年代初,1974年Schaefer的理论和方法首次在国内应用于分析万山春汛蓝园鲹的开发利用状况,1977年本所率先进行大面积的海域资源量评估,70年代以来还翻译介绍了大量国外渔业资源评估技术。南海地处低纬度,多种类资源评估和体长方法的应用为本所研究的特色。把总产量模型从单种类扩大到多种类,在多种类的动态综合模式,以体长频率为基础的资源评估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在国内率先取得研究成果。这些工作为国内渔业资源数量变动研究的普遍开展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进入80年代以来,应用资源评估技术定量研究渔业资源数量变动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为研究人员所接受,海域资源评估得到广泛开展。近年来,国际上较先进的渔业资源水声学评估技术也为本所研究人员所掌握和运用。科研人员应用各种评估技术对南海不同区域各主要类群和一些主要经济种群的资源潜力、数量变动、利用状况、最适开捕体长、最大平衡渔获量和最适捕捞努力量等进行了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渔业管理策略和渔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对南海区渔业资源状况和利用水平等有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五、渔业管理研究
   80年代本所进行了南海区渔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系统总结建所三十余年间渔业资源调查研究成果,对南海区渔业资源的特点、渔业管理策略和渔业发展远景进行了分析和评述。80年代以来为渔业资源评估、合理利用和海域发展规划而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研究有南海北部近海虾类资源调查、渔具渔法对渔业资源影响的调查评价、珠江口渔业资源调查、广东省海岸带和海岛水域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调查、北部湾渔业资源调查、南海区渔业资源调查评估、南海北部休渔方案论证和效果评价、南海区渔业资源监测等。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对南海不同区域的渔业资源和渔业状况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指出了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渔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这些论点和建议对制订南海区渔业发展规划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具有指导意义,并为渔业管理决策所采纳。

  六、调查研究丰富了渔业科学知识
   本所历次对新海区的探索均结合渔业资源探捕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科学考察,科研人员通过对调查资料、样品的分析研究,在科学上有许多新发现。调查中取得的大量海洋生物标本,经研究产生了大批海洋生物新种和新纪录,丰富了对南海区海洋生物区系的认识。历次渔业资源调查对南海区渔业资源的种类多样性、数量分布、渔场渔汛、群落格局和海洋环境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并阐明了各主要经济种类的渔业生物学特点,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和重要科学价值,填补了南海海洋渔业研究史上的空白,研究成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这些研究工作不仅在学术上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在指导渔业开发和资源管理方面也有实际意义。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的一系列渔业资源保护的法规,推行的渔业政策和措施都是以渔业资源的调查研究成果为主要依据;这些研究成果对海域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以及协调渔业和其它海洋产业的发展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建所五十年来,在渔业资源方面先后出版了《南海北部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报告》、《西、中沙、南沙北部海域大洋性鱼类资源调查报告》、《南海诸岛鱼类志》、《南海北部大陆架外海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报告》、《南海北部大陆斜坡海域渔业资源综合考察报告》、《南海经济鱼类》、《南海北部近海虾类资源调查报告》、《鱼类种群生物统计量的计算和解析》(译著)、《南海区渔业资源调查与区划》、《南海对虾类》、《中国海洋渔具图集》、《水产资源学》、《广东省潮间带生物调查报告》、《广东省浅海滩涂增养殖渔业环境及资源》、《中国海洋渔业环境》、《南海北部外海拖网渔业资源及捕捞技术》、《广东海岛海域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研究专集》等调查研究报告和学术专著,编写论文和重要技术报告数以百计。这些著述丰富了对南海区渔业资源的认识,充实了渔业科学理论,对于了解南海渔业状况,发展渔业生产,推动南海区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都有着重要作用。

  七、研究内容日趋多样化
   渔业资源研究适应海洋渔业日益多样化的技术需求,研究内容不断创新和扩展。1979年至1984年,本所在大陆沿海率先进行人工鱼礁试验与效果评价,并统领大陆省区的人工鱼礁试验研究,为新世纪在南海北部及其它大陆沿海地区进行大规模人工渔礁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目前本所的人工鱼礁技术工作继续走在大陆沿海各地的前列。80年代以来,沿海地区的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为服务于这一发展需求,渔业资源研究领域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通过调查发现了珠江河口中国对虾天然群体,解决了华南沿海中国对虾人工育苗的亲虾来源问题,促进了中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斑节对虾亲虾资源调查阐明了该种类在南海北部沿海的分布生态和自然环境中的性成熟条件;与水产养殖发展有关的调查研究还包括牡蛎育肥场饵料基础研究,南海和珠江流域渔用饲料源调查,大亚湾和珠江口等海域的养殖环境调查,鱼虾类人工育苗试验和网箱养殖经济研究等。为恢复沿海渔业资源,80年代中期以来,本所率先在南海北部沿岸进行增殖放流试验,珠江河口对虾类、大亚湾对虾类和鲷类的放流技术试验和效果检验均取得预期成果,这些工作推动了南海北部沿海渔业资源增殖的普遍开展。90年代以来,渔业资源领域新扩展研究内容还包括为环境影响评价而进行的海洋生态调查,为珍稀物种保护而进行的海洋哺乳动物调查研究,以及沿海人工鱼礁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规划等。

  八、今后的任务
   渔业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随不同渔业发展阶段而变化。当前南海北部几乎所有具有经济价值的渔业资源都已开发利用,沿海地区海洋捕捞能力严重过剩,传统渔场普遍出现严重的资源衰退。今后南海区渔业资源研究应紧密结合管理型渔业的实际需要,探索限制捕捞努力量和渔获量的有效途径;研究恢复和增殖沿海渔业资源的有效措施;通过渔业社会经济分析,预测不同捕捞努力量及其结构对渔业资源、渔获物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使渔业资源发挥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对策;通过常年监测对渔业资源发生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并预测和评价各项渔业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目前南海区海洋渔业正经历着重大的产业结果调整,渔业资源研究领域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将为南海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话题/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