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本科。现为个人珠江水产研究所资源生态室主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系渔业资源养护功能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农业部珠江中下游渔业资源与环境重点野外观测试验站”主任、“农业部珠江中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站长。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技部、农业部和广东省项目7项,水科院基金及横向项目近20项。主持获水科院二等奖(1)、广东省三等奖(1)各一项,获水科院一等奖(3)、、获广东省二等奖(2)、教育部一等奖各一项(5),国家发明专利(3)、实用新型专利(2)各一项。主持完成农业部行业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3项,编著1部,发表论文60多篇。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
建立了反映珠江中下游漂流性仔稚鱼补充群体结构和数量周年变化的标本库(迄今标本超过30000瓶,每瓶代表当时样地漂流性仔稚鱼种类、群体结构和数量,保存了可以提取遗传基因的超过60种鱼类的仔稚鱼发育期标本,“珠江中下游漂流性仔稚鱼生态信息库(标本)”具有原创特色。指导规划省级以上保护区6项。规划了广东省内陆增殖放流中长期方案。领衔完成了广东省连江西牛过鱼通道设计示范建设。“十二五”在研项目: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子课题“珠江草鱼和广东鲂资源增殖放流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2009~2013(主持)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河流主题《东江水系生态系统健康维持的水文、水动力过程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子课题“基于鱼类的东江水系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维持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09~2011(主持鱼类群落研究相关内容)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珠江(西江)飘浮性卵鱼类繁殖状态与资源评估”2006-
进展
(1)建立了动态研究珠江中下游渔业资源的研究平台。以2006年周年仔鱼群落分布数据为对象,分别以鱤、鳜为食物链顶端生物构建了二个鱼类功能群模型,对揭示水坝对溯河产卵的淡水鱼类种群的影响机理、了解鱼类种群演替、生态位竞争、鱼类资源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六五"期间:
(1)"福寿鱼"优良性状选育--农业部"六五"项目(参加);
(2)红尼罗选育--珠江水产研究所立项目(主持之一)。
"七五"期间:
主持“生长基因导入鱼类受精卵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立项目。
"八五"期间:
(3)主持“鱼的基因克隆-胡子鲶生长基因分离及在鱼类表达的研究”--农业部"八五"项目立项。
(4)主持“三种胡子鲶线粒体DNA限制酶分析及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九五"期间:
(5)“鳜鱼暴发性传染病研究”--水科院、广东省重点项目、农业部"九五"项目(主要参加者);
(6)“鱼生长激素基因在酵母中表达”--水科院、农业部"九五"项目(主要参加者);
(7)主持完成“鳜鱼病毒基因库建立及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筛选”--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十五"期间主持:
(8)“鳜鱼病毒基因表达及功能分析”--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9)“鳜鱼病毒特异性核酸表达及功能分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重点基金项目
(10)“顺德水道与白坭水道水生生态调查”(横向)
(11)广东省科研计划项目“珠江水系广东段主要产卵场生态及濒危动物状况调查”(2004B33301015)项目。
(1)珠江水系广东段主要产卵场生态及濒危动物状况调查,省科技项目,2004-2007,主持
(2)珠江(西江)飘浮性卵鱼类繁殖状态与资源评估,科技部,2006-2008,主持
(3)珠江渔业资源调查,珠江渔业管理委员会项目,2005起,主持
(4)西江中游航道整治工程对广东鲂青皮塘产卵场保护区影响分析,省航道局,2006,主持
(5)《西江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调查与规划,肇庆市,2007,主持
(6)《清远水利枢纽渔业生态影响评价》,清远水利枢纽指挥部,2006-,主持
(7)《清远北江水产种质自然保护区》升级规划,清远市,2007-2008,主持
(8)《珠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规划》,珠江渔业管理委员会,2007,主持起草
(9)工程项目渔业资源损害影响及损失评估方法(江河),农业部,2006-,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