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祁建民
福建农林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4-05-04
1.基本情况
祁建民,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作物遗传改良研究所负责人、麻类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研究室主任、能源植物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工业原料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作物学会麻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执行专家组专家和育种岗位专家、农业部麻类作物品种评审专家、国家麻类资源准入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历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基础部党总支副书记(主持)、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校发展改革办公室调研员、省教育厅民办高校督导专员。
2.教学科研情况
承担课程:作物起源与进化;高级育种学——麻类专题;科技论文写作
研究方向和领域:
1、作物遗传育种:主要从事黄/红麻、烟草、水稻等作物遗传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
2、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主要涉及麻类、烟草、蓖麻等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3、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主要从事麻类等经济作物细胞工程与作物转基因育种及分子辅助育种研究;
4、植物生物质能源研究:主要涉及麻类、蓖麻、毛竹等农作物副产品转化生物质能源研究;
5、农业区域发展与农技推广:农业发展规划与农业高新技术推广。
主要承担课题: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948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和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和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共30余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1)十二五国家麻类产业体系建设项目:黄/红麻遗传育种与产业体系建设;(2)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重点转化资金项目:超高产光钝感红麻新品种示范推广与良种繁育;(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麻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主要产量与质量性状基因定位;(4)国家948计划:麻类、甜高粱、蓖麻种质资源引进利用;(5)国家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项目:南方麻类生物学及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6)福建省科技厅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南方麻类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7)福建省发改委“五新”项目:超高产光钝感红麻新品种福红航992的示范推广与良种繁育;(8)国际协作项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红麻生产发展协作项目等。
教学科研成果:率先创建了我国黄/红麻高效聚合育种技术体系,1995年以来,主持育成红麻、黄麻新品种34个,8个新品种通过国家级审定,26个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其中,6个新品种列为国家科技部“十·五”、“十一·五”重点推广优良品种。红麻超高产光钝感新品种选育等先后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农业部中华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应用外源DNA导入与核物理诱变技术,首次育成红麻茎杆无刺、高亚油酸油麻兼用品种金光1号、金光2号,成果鉴定达国内领先;应用航天育种技术与核物理诱变育种相结合,率先育成光钝感红麻创新品种5个、光钝感细胞质雄性不育和基本营养型不育系5个,并实现红麻不育系三系配套,育成强优势杂交红麻新品种5个,7项成果鉴定达国内外领先或先进水平,获高新技术优秀新产品奖5项;麻类种质资源搜集、鉴定与利用研究获国家农业部和科技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项;率先在国内育成高钙、高硒、高营养价值菜用黄麻新品种5个,成果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应用细胞工程育种技术,育成水稻光敏核不育系Hs-1、Hs-2、Hs-3和花优63、亚花1号等优质稻(组合)品种,成果鉴定达国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年来,指导研究生应用多种分子标记技术,对黄麻、红麻、烟草、蓖麻等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开展了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DNA指纹档案的建立,率先成功构建出国内外首张的红麻、黄麻(长果、圆果)遗传连锁图谱3张、烟草遗传连锁图谱1张,成果达同类研究领先或先进水平。2003年承担福建省教育厅项目《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获2005年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63名。
荣誉称号:2007年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2008年被第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交易会评为高新技术“百名风云人物”;2012年获福建农林大学严家显最高奖教金。
代表性论著:
1、黄麻种质资源数量分类研究,《作物学报》,1996.22(5)
2、黄麻的起源与进化研究,《作物学报》,1997.23(6)
3、应用RAPD指纹探讨黄麻属种间遗传性及其亲缘关系,《遗传学报》2003.30(10)
4、RAPD和ISSR标记检测黄麻属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2)
5、红麻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作物学报》,2005.4
6、红麻株高与茎粗性状的动态发育遗传分析,《应用生态学报》,2005.6
7、红麻优异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作物学报》,2005.12
8、烟草DNA的提取与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中国烟草学报》,2005.8
9、部份烟草种质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ISSR标记分析,《作物学报》,2006.3
10、烟草种质资源分子标记与配合力遗传效应研究进展,《中国烟草学报》,2007.
11、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ISSR聚类分析,《中国农业科学》,2008.1
12、红麻优异种质产量和品质性状主成分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中国农业科学》,2008.9
13、用ISSR标记分析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武汉植物学研究》,2008.6
14、烟草SRAP和ISSR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作物学报》2008.11
15、烟草RAPD双引物与单引物PCR扩增多态性效率的比较分析,《武汉植物学研究》,2010.3
16、红麻籽油的理化性质及碱炼工艺研究,《中国油脂》,2010.1
17、菜用黄麻新品种福农1号的选育,《中国蔬菜》,2010.12
18、GeneticlinkagemapconstructionforkenafusingSRAP、ISSRandRAPDmarkers,Plantbreeding,2011,130(6)
19、AnalysisofGeneticDiversityandPhylogeneticRelationshipofKenafGermplasmbySRAP,JournalofNaturalFibers,2011,8
20、AGeneticLinkageMapofKenaf(Hibiscuscannabinus.L)BasedonSRAPISSRandRAPDMakers,AgriculturalSciencesChina,2011,10(9)
21、OptimizationofTwo-DimensionalGelElectrophoresisforKenafLeafProteins,AgriculturalSciencesChina,2011,12
22、长果种黄麻SRAP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3个质量性状基因定位,《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2)
23、红麻6个重要产量性状的QTL定位,《中国农业科学》,2011.44(5)
24、红麻五个质量性状在遗传连锁图谱中的初步定位,《作物学报》2011.37(1)
25、圆果种黄麻功能叶总蛋白提取方法及双向电泳体系的优化,《作物学报》,2011.37(2)
26、应用ISSR分子标记绘制红麻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作物学报》,2011.37(6)
27、SRAP和ISSR两种方法结合在分析黄麻属起源与演化上的比较,《作物学报》,2011.37(12)
28、烟草6个重要性状的QTL定位,《作物学报》,2011.37(9)
29、圆果黄麻雌性不育突变体鉴定及其生理生化特性初步研究,《植物科学学报》,2011.29(2)
30、盐胁迫对红麻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植物科学学报》,2011.29(4)
31、棉麻纤维作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及展望,《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12(2)
32、黄麻两个栽培种及其野生类型与三个近缘种的核型分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12(4)
33、烟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花蕾差异蛋白质分析,《作物学报》,2012.38(6)
34、应用SRAP与ISSR分析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遗传演化关系,《作物学报》,2012.38(7)
35、SRAP结合ISSR方法分析黄麻属的起源与演化,《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
36、适合于胞质基因组扩增的红麻成熟叶片DNA提取改良方法,《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14(2)
37、红麻种质资源根结线虫病抗性鉴定,《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14(2)
38、EffectofCadmiumStressontheGrowth,AntioxidativeEnzymesandLipidPeroxidationinTwoKenaf(HibiscuscannabinusL.)PlantSeedlings,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2013.12(4)
39、《黄麻红麻品种与高效配套技术》(全书12万字)台海出版社(北京)出版,2007.10,国家星火计划培训丛书,主编
40、《麻类作物育种学》(全书70万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出版,2008.10,参编
41、《作物栽培学》(全书76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出版,2008.11,参编.
3.指导研究生的情况
从199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已培养毕业博士生7人,在读2人。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42人,在读9人。累计获得优秀博士毕业生1人,优秀硕士毕业生4人,“超大奖研金”获得者2人。
4.可招收研究生的层次
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专业硕士.
5.学科专业
作物遗传育种,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植物遗传学,生物工程。
办公电话:**87644886传真:**、
Email:qijm863@163.com
相关话题/生命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林向民
一、个人简介林向民,男,1977年12月生,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者。2009年博士毕业后在美国西雅图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2012年受聘于福建农林大学。长期从事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病原微生物外膜蛋白功能与机制的研究,并曾参与中山大学蛋白质组学平台的建设,具有丰富的病原 ...研究生导师 福建农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5-04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温志强
姓名:温志强性别:男民族:汉族职称:教授现工作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系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主要简历1980.9-1984.7福建农学院植保系植保专业学习1984.8-1985.8福建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毒研究室任助教,在谢联辉院士的指导下,参与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研究”和“烟草花叶 ...研究生导师 福建农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5-04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桂娣
杨桂娣,女,1970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生物系主任。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农林大学优秀教师、九三学社福建农林大学委员会委员。2011.8-2012.2获福建农林大学公派在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进行《水生环境中汞污染物形态迁移、转化的环境化学》访问研究。 ...研究生导师 福建农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5-04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周洁
周洁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副主任。长期从事本科生和硕士生的《生物化学》、《高级生物化学》等教学工作。从事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从事稻瘟病菌致病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及其表达蛋白的生物化学性质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 ...研究生导师 福建农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5-04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吴小平
个人简介:吴小平,男,1965年3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实验室主任。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获福建农业大学博士学位。1986年至今在福建农林大学工作。学术团体兼职: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常务理事、副 ...研究生导师 福建农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5-04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林瑞余
林瑞余:男,1968年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农林大学优秀教师、教学贡献奖获得者。现为中国生态学学会农业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福建省生态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国际化感学会会员,美国土壤学会、作物学会、农学会成员。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助理、生 ...研究生导师 福建农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5-04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生命科学学院正高职称教师
林文雄王宗华关雄黄勇平汪世华何海斌谢宝贵缪颖林占禧甘纯玑潘大仁陈伟祁建民魏道智李清禄苏金为柯玉琴黄志鹏何华勤胡开辉林瑞余吴小平周洁杨桂娣温志强林向民林同香 ...研究生导师 福建农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5-04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邱君志
邱君志,男,1974年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项目获得者,中国菌物学会理事,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微生物生物技术分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永久会员,《JournalofInvertebratePathology》、《FEMSMicrob ...研究生导师 福建农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5-04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胡开辉
胡开辉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工程系主任,泉州市农村科技专家顾问团成员,福建农林大学科技服务企业专家,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协会理事。主持与参加国家和省厅科研项目7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编与副主编教材2部,一项成果荣获福建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授权1项,食用菌新品种认定2个 ...研究生导师 福建农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5-04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何华勤
何华勤: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6月获农学硕士学位,2004年6月获农学博士学位,2006年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005年5月-7月受加拿大政府资助,在加拿大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UBC)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2005年10月-2006年11月在美国 ...研究生导师 福建农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