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桂娣

福建农林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4-05-04


杨桂娣,女,1970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生物系主任。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农林大学优秀教师、九三学社福建农林大学委员会委员。2011.8-2012.2获福建农林大学公派在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进行《水生环境中汞污染物形态迁移、转化的环境化学》访问研究。长期从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现代仪器分析》等教学工作,主要从事元素形态环境化学和污染生态学的研究,特别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食品安全检测和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主持福建省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厅基金项目等9项科研项目。国内外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0多篇,10篇被SCI收录。副主编教材2本,参编教材1本,专利1项。荣获2011年度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园丁奖。
一、学习经历
1)1988年9月-1992年7月,南京大学配位化学专业,本科/学士;
2)1996年9月-1997年1月,厦门大学化学系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
3)2001年9月-2004年7月,福建农林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硕士;
4)2005年9月-2009年7月,福州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博士;
5)2011年8月-2012年2月,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环境化学专业,公派访问学者。

二、工作经历
1)1992年8月-1998年4月,福建林学院基础科学系,助教;
2)1998年5月-2000年9月,福建林学院基础科学系,讲师;
3)2000年10月-2005年7月,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生物系,讲师;
4)2005年8月-2009年8月,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生物系,副教授;
5)2009年9月-2010年9月,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生物系,副教授/系主任。
6)2010年10月-2011年8月,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生物系,副教授/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7)2011年9月-今,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三、主持的科研项目情况
1)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福建省紫菜砷摄入安全性研究》(2013Y0005);
2)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福建省贝类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及评价》(**1),指导老师;
3)福建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砷氧化菌对三价砷胁迫下苗期水稻生长的解毒特性研究》(JA11077);
4)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稻田土壤砷污染物的砷氧化菌修复作用的研究》(JA10093);
5)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稻砷毒害的营养调控机理研究》(2010J01112);
6)福建省教育厅项目《不同价态砷胁迫下苗期水稻的营养生理特性研究》(JA08071);
7)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研究项目《CE-ICP-MS联用技术分析检测食品中不同形态硒化合物的研究》(FS10009);
8)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研究项目《利用毛细管电泳和ICP-MS联用技术分析环境样品中不同形态痕量元素》(FS06009)。
9)福建省教育厅项目《纳米胶粘剂的研制》(K02052);
四、近期第一作者代表作
1)Yang,G.D.;Zheng,J.P.;Chen,L.;Lin,Q.;Zhao,Y.Q.;Wu,Y.N.;Fu,F.F.SpeciationanalysisandcharacterisationofarsenicinlaverscollectedfromcoastalwatersofFujian,south-easternChina.FoodChemistry,2012,132,1480-1485.(IF3.458,JCRII区)
2)Yang,G.D.;Xu,J.H.;Xu,L.J.;Chen,G.N.;Fu,F.F.Analysisofultratracetriorganotincompoundsinaquaticorganismsbyusingcapillaryelectrophoresis-inductivelycoupledplasmamassspectrometry.Talanta,2010,80,1913-1918.(IF3.722,JCRIII区)
3)Yang,G.D.;Xu,J.H.;Zheng,J.P.;Xu,X.Q.;Wang,W.;Xu,L.J.;Chen,G.N.;Fu,F.F.SpeciationanalysisofarsenicinMyaarenariaLinnaeusandShrimpwithcapillaryelectrophoresis-inductivelycoupledplasmamassspectrometry.Talanta,2009,78,471-476.(IF3.722,JCRIII区)
4)Yang,G.D.;Xu,X.Q.;Shen,M.C.;Wang,W.;Xu,L.J.;Chen,G.N.;Fu,F.F.Determinationoforganophosphoruspesticidesbycapillaryelectrophoresisinductivelycoupledplasmamassspectrometrywithcollectivesampleintroductiontechnique.Electrophoresis,2009,30,1718-1723.(IF3.569,JCRIII区)
5)Yang,G.D.;Xu,X.Q.;Wang,W.;Xu,L.J.;Chen,G.N.;Fu,F.F.AnewinterfaceusedtocouplecapillaryElectrophoresiswithaninductivelycoupledplasmamassspectrometryforspeciationanalysis.Electrophoresis,2008,29,2862-2868.(IF3.569,JCRIII区)
6)Yang,G.D.;Zheng,J.P.;Huang,H.X.;Qi,G.M.;Xu,J.H.;Fu,F.F.SpeciationAnalysisofArsenicinSeafoodwithCapillaryElectrophoresis-UVDetection.ChineseJournalofAnalyticalChemistry,2009,37(4),532-536.(IF0.798)
7)杨桂娣,王海斌,陈荣山,等.不同价态无机砷胁迫下水稻秧苗的营养生理与分子响应.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6):1187-1190.

五、重要会议论文
1)Yang,G.D.;FuF.F.;Shen,M.C.;Xu,X.Q.;Wang,W.;Xu,L.J.TheAnalysisofArsenicSpeciationUsingCapillaryElectrophoresis-InductivelyCoupledPlasmaMassSpectrometry.30thISCC,Dalian,China,2007,147
2)杨桂娣,许锦华,郑进平,付凤富.CE-ICP-MS联用技术在元素形态分析上的应用研究,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大连,2009,456.
3)Yang,G.D.;Xu,J.H.;Xu,L.J;Zheng,J.P.;Fu,F.F.DeterminationoftriorganotincompoundsinSeaFoodsbyusingCE-ICP-MS.12thTraceSpec2009,Mainz,Germany,2009,69.
4)Yang,G.D.;Liu,G.L.;Li,Y.B.;Jiang,P.;Cai,Y.Dissolutionmechanismofcinnabarinaquaticenvironments.The9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persistentToxicSubstances,108
5)郑进平,杨桂娣,赵云强,付凤富.毛细管电泳一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联用测定白酒中砷形态.2012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国际论坛暨展览会论文集,247-252

六、主讲课程
1)《无机化学》,本科生基础课,51学时;
2)《分析化学》,本科生基础课,34学时;
3)《现代仪器分析》,本科生专业基础课,40学时;
4)《药物分析》,本科生专业核心课,32学时。

七、教材
1)杨桂娣副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
2)杨桂娣副主编.《普通化学》.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3)杨桂娣参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

八、专利
专利名称:无辅助流高灵敏毛细管电泳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联用接口;专利号:ZL**8.9;

九、获奖情况
1)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排名第三);
2)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
3)福建农林大学优秀教师称号(2010);
4)CE-ICP-MS联用接口设计及其在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福州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10;
5)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园丁奖(2011);
6)As(III)氧化菌筛选、鉴定与氧化机理研究,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指导老师(2011);
7)海西建设中心城市——福州的碳素排放初步调查分析,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三等奖,指导老师(2011).
8)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3月25日,闽农林大教[2013]20号。主要完成人:何海斌、杨桂娣、方长旬、李家玉、蒋文静
9)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化学类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3年3月25日,闽农林大教[2013]20号。主要完成人:李清禄、蒋疆、孔德贤、蔡向阳、吴琼洁、杨桂娣、游秀花、吴丹、荣成、陈晓婷、江茂生、蔡碧琼、黄明堦、聂丽华、王玉林、游纪萍
十、联系方式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生物系;
地址:福建·福州·金山·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50002;
电话:**,83769155,83789352,**
传真:**;
E-mail:guidiyang@163.com

相关话题/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