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温度刚刚好,好舒服!”今天,重庆巫山县秀峰初级中学不少孩子第一次洗上了淋浴热水澡。本周内,这座“安利爱心澡堂”将正式落成,从此,这所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学校里,1500名寄宿生可以自豪地说:“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洗不到热水澡了。”你或许不知道,这座爱心澡堂来得并不容易,它的背后,是7位研究生的痛心、决心、爱心和忧心。
痛心:学生满手冻疮刺痛大学生的心
2013年8月,作为西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邓嘉佳和王碧来到秀峰初级中学,开始一年的支教生活。
对秀峰初级中学和学生们的印象,邓嘉佳最开始只了解到学生们大多是留守儿童或者单亲家庭孩子,生活条件比较艰苦。
但到了冬天,孩子们衣服的单薄,耳朵、手上、脸上的冻疮就让她意识到其实比想象中还要艰苦。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给初一年级上课,邓嘉佳让孩子们拿笔记笔记,可有个女生就一直坐着不动。
邓嘉佳走上前去轻轻地问:“为什么你不记笔记呀?”女生愣了一下,畏畏缩缩地慢慢伸出手去拿笔,眼前一幕让邓嘉佳惊住了。这位女生满手都是冻疮,手基本肿了,一动就会疼,还很不好意思地一直往回缩手。邓嘉佳注意到,班里部分学生手上、脸上都有冻疮,让人很心疼。
邓嘉佳停了下来,陷入了沉思,内心很难受。
她后来了解到,造成学生冻疮的原因之一是没有热水洗浴。
一直以来,洗上一个舒服的热水澡都是这些学生的心愿。秀峰初级中学校长黄宗前告诉记者,3年前,在县教委的支持下,学校建起了简单的男女生浴室各一间,用天然气管道供水到浴室,学生接水后有了一个简陋的洗浴场所,但管道过长,接水处很少,每天只在下午4点半到6点半供应。
可如今原有的澡堂基本破旧荒废。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只能用盆或者桶打热水,提到宿舍每层楼公用的厕所洗脸和擦洗身子。有时学生嫌麻烦或者打不到热水,就干脆用凉水擦洗,导致冻伤。有一天下午放学后,邓嘉佳就看到,学生们一个桶一个盆的,从浴室打了热水提到宿舍,浴室到宿舍有200米左右,男生女生都要自己提,有时到了宿舍,水也变凉了。
看着孩子的背影,邓嘉佳心里不是滋味:“有的城里人会觉得农村人卫生差,不愿意接近,这并不是农村人不爱干净,而是条件所限。”
决心:从1分钱没有到多方筹集5万元
去年11月,在一次支教团例会上,邓嘉佳把那一次课上和课后所见跟其他团员讲了,大家都想做点什么。他们决定,帮孩子们修建一个淋浴澡堂。秀峰初级中学后勤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年,秀峰初级中学也一直在努力为学生逐步改善洗澡条件,但因资金、场地的限制,改善进度较慢。
团员们下定决心要做之后便开始研究建澡堂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原来澡堂的房子可以用,需要改造但没有设备,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支教团7名团员都是西南大学推免研究生,因为参加国家西部支教计划,来到巫山,也没有什么钱。
仅靠自己的力量明显不够,支教团找到了秀峰初级中学校方,校方很愿意和支教团一起改建澡堂,后来团县委也加入筹资。
支教团团长卢会翔说,他们7个人都去找了自己的朋友,在QQ空间、微博发消息筹集物资。“最开始以为安装几个热水器花不了什么钱,但后来盘算下来还是要5万多,大家都还是学生,身边的朋友可以提供的资金很少很少,他们便捐了一些文具、篮球等给孩子们。”
卢会翔后来找到了曾经支持他们项目的一家重庆公司,11月底向该公司提交了申请资助方案,意外的是,公司爽快答应了,但因年底公司要结算资金。直到今年1月,该公司才正式提供资金帮助。
支教团共筹集了3万多元,与此同时,学校也想法筹集了剩下的部分。1月底,爱心澡堂建设正式开始。
爱心:24小时爱心热水沐浴少年心
据了解,此次澡堂改造改建了男女浴室,增加了空气能热水器(蓄水5吨)一台,在浴室内增加了淋浴喷头近30个,配合原有供水设备,能保障学生全天候能随时使用热水。新澡堂能同时容纳近30人淋浴,学生洗浴条件大为改善。
这座澡堂今天已经开始试用,秀峰初级中学校长黄宗前说,接下来他们要给学生们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淋浴设备,以及有关注意事项。
黄宗前说,他最想告诉学生们的是,这座澡堂西南大学的大哥哥大姐姐帮他们修的,“环境改善了,我们要让学生感觉到大学生对社会的爱心,精神层面的鼓励和教育对他们更重要。”
忧心:还有更多贫困孩子需要社会热心
卢会翔和同学原本只是去巫山支教的,但支教过程中,孩子们给他带来了很多感触,“最深的一点是这群孩子很爱学习,都想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但环境的欠缺让孩子们心里有些自卑,生活不是很好,需要更多关怀。因此,支教团便尽可能帮他们改善外部条件,在生活上、心灵上给学生们更多关心和帮助。
卢会翔表示,秀峰初级中学还有很多东西需要社会帮忙,“学生们目前没有微机操作课,只有电脑理论学习。宿舍的条件也比较艰苦,冬天夏天都是一床被子,夏天没有凉席,直接在竹凉板上睡,睡得不舒服。”
巫山县教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巫山县的中小学都是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建设的,能够基本保证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但多数学校条件还不够好,比如提供淋浴、24小时热水,这些都是下一步的工作,他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企业和机构可以参与其中,共同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记者手记:
贫困谁都不愿意,是先天的,但我们不能因贫困而无为,面对贫困,自怨自艾也没有用,我们要学会在先天不足的条件下用后天的努力来弥补。
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地政府和学校在努力,远在主城的大学生们也怀抱着一颗热诚的心,主动去帮助偏远山区的中学改善环境。
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未来能有更多爱心人士,和这些大学生一起,去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给他们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那这些山区的留守儿童也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