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总决赛现场

校党委副书记王忠强为“挑战杯”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代表颁发聘书



学生答辩展示

学生科技作品成果展
本网讯 4月20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交流中心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王忠强出席活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科学技术研究院、校团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能源与矿业学院侯运炳教授、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吴建松教授、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邹冠贵副教授、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王启宝教授、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董志峰教授、管理学院张博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曾祥明副教授担任决赛评审专家。20支晋级决赛团队的140余名同学和部分观摩比赛的师生参加活动。
决赛答辩开始前,王忠强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挑战杯”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代表颁发了聘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安宇宣读了导师聘任名单。在场师生还一同观看了学生科技作品成果和决赛团队风采展示视频。
决赛答辩程序包含7分钟项目展示和3分钟评委提问。各项目团队准备充分、思路清晰、从容应对,结合视频、实物或模型的演示,对项目成果、实践过程、实证分析、创新点、未来推广应用前景及社会效益等方面作了阐述说明。评委专家对答辩环节发现的问题进行提问,并对各参赛队伍进行了精准点评和指导。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现场答辩和评审,最终,作品《“厨其治剩”——厨余垃圾自热干化与连续制肥装置》脱颖而出,斩获特等奖;《射频电磁波实验装置设计与应用》等3项作品获得一等奖;《一种基于5G和AR/VR技术的煤矿开采教学系统》等5项作品获得二等奖;《工作面采动影响下围岩应力和位移的动态响应监测系统》等11项作品获得三等奖;《综放开采动态煤矸动态识别技术》等37项作品获得优秀奖。根据各学院申报项目总量、获奖作品各等级数量等指标积分,最终,管理学院荣获“挑战杯”称号;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荣获“优胜杯”称号。
本届“挑战杯”竞赛是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由校团委主办,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学生工作处、各学院(部)协办,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承办。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我校师生踊跃参与,参赛热情高涨。经各学院广泛动员、初审推荐、组委会资格审查,共立项作品155件,共有751名同学、137位指导老师报名参赛,作品总量较上届增加了一倍。本次比赛激发了我校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劳动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下阶段,学校将根据北京市相关赛事要求,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一步指导、优化、培育,力争在北京市赛、全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附: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