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科院微生物所虫媒微生物团队受邀综述植物虫媒病原抗性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6

多数病原微生物通过媒介昆虫(简称虫媒)通过刺吸和吸血等取食过程从感染宿主传播给健康宿主,引起虫媒疾病。多数虫媒病毒病至今缺乏像临床药物和疫苗等在内的有效控制手段,在人及动植物领域,对于新发突发虫媒病毒病均只能在暴发后采取被动控制措施。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虫媒病害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周家炽先生是我国第一个病毒研究室的创始人,他早期通过研究线虫传小麦蜜穗病的发生规律,在1946年发表研究论文,提出通过土壤线虫媒介的控制来实现对病害细菌的防治策略(1),最终我国成功的消灭了这种病害。研究虫媒病害循环中微生物—昆虫—植物这三种生命形式互作的分子信号和分子机制,阐明影响三者互作的非生物环境因子作用机制,是发展高效绿色防控策略的理论基础,也为虫媒病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控提供直接方案,是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生物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在植物病毒学家方荣祥院士的带领下,近年聚焦我国重要的作物虫媒病毒和细菌病害的抗性机制和致病机制研究。由于以往研究植物虫媒病害往往注重于病原微生物和植物寄主二个方面,而实际上参与病害发生的生物因子还有传播介体生物,构成了植物病害的微生物病原—传播介体—植物寄主三元生物因子互作系统(三者互作),该团队在国内较早开展植物虫媒病毒三者互作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始创新成果,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PLoS Pathogens等重要刊物发表了一批研究论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最近该团队受邀发表了题为“Plant Defense Networks against Insect-Borne Pathogens”论文,系统地综述了该团队及国内外同行在植物虫媒病原抗性领域的最新进展。植物通过三种广谱抗性机制,即先天免疫(图1),抗性激素途径(图2)和基因沉默途径,介导了对虫媒病原微生物以及媒介生物双重胁迫的广谱抗性。病原微生物以及媒介昆虫通过分泌各种效应蛋白进入植物,对抗植物的抗虫媒病原微生物的抗性网络,实现了病原微生物的植物—植物间的传播并最终导致了病害流行。该团队提出基于三者互作理论创新植物虫媒病害防控的思路,通过基因组编辑技术发展既抗病又抗媒介昆虫的双抗策略,以及通过媒介昆虫的行为调控剂等发展可持续的虫媒病害控制理论。
  该论文于2020年12月1日在国际主流植物生物学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在线发表(DOI:10.1016/j.tplants.2020.11.009)。叶健研究员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方荣祥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张莉莉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作者中还包括张璇助理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吴秀娟。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反向病原学及柑橘黄龙病项目的支持。

图1:虫媒病原及媒介昆虫与植物免疫机制互作模型

2:虫媒病原及媒介昆虫与植物激素信号通路互作模型
   Cheo, C., 1946. A note on the relation of nemato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cterial disease of wheat caused by Bacterium tritici. Ann. Appl. Biology 33, 447-449.
相关话题/植物 微生物 昆虫 生物 病毒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科学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在禽流感病毒进化变异和公共卫生风险预警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0年11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以下简称流感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Dominantsubtypeswitchinavianinfluenzavirusesduring2016-2019inChina”。研究工作在流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微生物所在PD-1糖基化修饰与抗体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年来,以PD-1/PD-L1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治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取得了重大进展。PD-1是一个高度糖基化的免疫分子,而肿瘤的发生发展常伴随糖基化修饰的异常,并且PD-1的N-糖基化位点在人群中存在一定多态性,因此,研究PD-1的糖基化修饰及其对抗体药物作用的影响,对于理解PD-1为靶点的抗体药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微生物所在调控地衣型真菌形态转变与共生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
    地衣作为先锋生物,能够风化岩石形成土壤,在地球生态演替中发挥重要功能。地衣是一大类与绿藻或蓝细菌共生的专化型真菌,占自然界已知真菌数量的20%。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地衣化和去地衣化在真菌进化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共生的地衣与寄生、菌根及腐生真菌之间均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地衣是互惠共生的典范,也是揭示真菌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第十一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生物可降解纤维分会场”成功举办
    第十一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于10月22日-24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会议会展举行。由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纺织工程学会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生物可降解纤维分会场成功举办。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我校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比赛中获佳绩
    本网讯近日,在我校教务处、理学院、机电学院、力建学院等多部门的联合领导与支持下,理学院物理系与实验教学中心李洪涛、黄华俊、赵靓、赵诗华、江小丹、吕坤、冯锋七名教师组成的物理实验竞赛指导团队克服疫情困难,带领我校学生斩获国赛4项一等奖,1项优秀奖。本次比赛有参赛高校近500所,参赛队伍近1600支。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研究揭示传粉昆虫减少的驱动因素和对人民福祉的影响
    近日,剑桥大学、雷丁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发现土地覆被变化、土地管理和农药使用是导致全球传粉昆虫多样性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且发现传粉昆虫下降对南半球发展中国家人民福祉的威胁更大,尤其是拉丁美洲;该研究为不同地区的政府决策部门、研究人员和环保志愿者保护传粉昆虫提供了重要依据。该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研究发现蜜蜂肠道微生物群落构建的生态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蜂病虫害生物学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研究揭示了宿主和地理改变在群落构建过程中的相对作用,为理解蜜蜂肠道菌群的形成、发展和进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成果发表在《mBio》上。据刘永军研究员介绍,蜜蜂作为传粉者和产蜜者,具有重要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微塑料携带昆虫病毒致病机制被揭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蜂病虫害生物学团队研究揭示了健康蜜蜂体内病毒快速增殖的原因,为蜜蜂病毒从隐性向显性感染的爆发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上。蜜蜂病毒主要以隐性感染的形式存在于蜂群中,狄斯瓦螨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研究揭示中国农业越来越依赖传粉昆虫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和福州大学、法国农科院、阿根廷里奥内格罗国立大学合作研究发现,过去60年中国农业对传粉昆虫的依赖度越来越高,2010年昆虫传粉产生的经济价值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19.1%,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为了满足虫媒作物授粉需求,中国应进一步加强传粉昆虫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力度。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蜂群分泌蜂王浆神经生物学机理获揭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蛋白质组学团队基于我国选育的蜂王浆高产蜜蜂,通过脑嗅神经叶和磨菇体蛋白质组研究,揭示了调控分泌蜂王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分子与细胞蛋白质组学(Molecular&CellularProteomics)》上。  据团队首席李建科教授介绍,分泌蜂王浆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