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天文系祝伟阐述系外行星的统计情况及其理论意义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0

清华新闻网9月9日电 行星系统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这是天文学中最古老、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对它的探索本质上也是在追溯我们自身的起源。长久以来,人类所知的行星系统只有太阳系这个“孤本”,这极大限制了对该问题的研究。自1995年发现绕类太阳恒星的第一颗系外行星(获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已知系外行星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促进了该领域的飞速发展,并使之成为目前天文学最活跃的前沿方向之一。系外行星研究一个非常出人意料的结果是,已发现的行星系统大多与太阳系行星的性质和轨道分布迥异,并呈现出惊人的多样性。这些发现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的行星形成理论,同时也给回答行星系统的起源问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十年来,美国宇航局(NASA)的开普勒卫星用凌星法(行星掩食恒星)搜寻到了数千颗系外行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带来了一场革命。这些海量发现引领了系外行星前沿研究的一个重大趋势,即利用大样本观测数据系统地研究行星及其宿主恒星分布的统计性质,继而深入理解行星形成和演化的物理机制和环境。


图1. 已知的系外行星的质量-轨道半径分布。不同颜色的点代表不同方法发现的行星:地基望远镜凌星(紫色),开普勒卫星凌星(蓝色),视向速度法(橙色),地基望远镜微引力透镜法(绿色),直接成像法(褐色)。实线表示各方法探测的灵敏区间,绿色的虚线表示未来空间望远镜微引力透镜法的预计探测区间。小图标标识了太阳系八大行星。
近日,清华大学天文系助理教授祝伟与合作者发表了关于系外行星统计和理论意义的长篇综述,评述了近年来行星统计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文章重点讨论了轨道半径较短(短于约日地距离)的行星的分布情况,这是开普勒卫星的主要探测区间(图1)。综述文章还讨论并总结了视向速度法和微引力透镜法等其他探测方法对轨道半径较长的行星的研究结果,以及微引力透镜法发现的流浪行星族群的观测和理论意义。文章全面梳理了系外行星领域的统计结果,并探讨了其对行星系统形成和演化的理论意义。最后,文章展望了该领域未来有望取得突破的研究方向。
这篇题为“系外行星统计及其理论意义“(Exoplanet Statistics and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于2021年9月8日在线发表于《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年评》(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祝伟教授为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东苏勃研究员为该综述论文的共同作者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www.annualreviews.org/doi/abs/10.1146/annurev-astro-112420-020055
供稿:天文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


2021年09月09日 08:53:03


相关话题/系统 统计 天文 卫星 物理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物理系江万军课题组在稀土永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清华新闻网8月27日电近日,物理系江万军课题组在稀土永磁材料的自旋电子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通过界面优化以及纳米薄膜制备技术,课题组在稀土永磁SmCo5薄膜材料中率先实现了磁垂直各向异性。在此基础上,课题组研究了SmCo5薄膜材料中的自旋轨道力矩效应,以及不同类型的拓扑自旋结构。在广泛研究的重金属/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倪建泉等美国科学院院刊发文揭示全新基因编辑系统
    清华倪建泉研究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文揭示一种全新的基因编辑系统  清华新闻网11月8日电11月4日,清华大学医学院倪建泉教授研究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题为《高效及可遗传性果蝇基因组Cas9编辑技术》(OptimizedgeneeditingtechnologyforDrosoph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天文系低温探测器实验室在空间极低温制冷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清华新闻网8月26日电近日,清华大学天文系崔伟教授领衔的低温探测器实验室在空间极低温制冷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在自主研制的绝热去磁制冷原理样机上突破了100mK(绝对零度以上0.1度)的技术瓶颈,为未来空间应用奠定了基础。自主搭建的绝热去磁制冷实验平台天文系低温探测器实验室围绕由清华大学牵头的“宇宙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教授研制的人脸识别技术与系统通过鉴定
    清华教授主持研制的TH-IDvs视频监控人脸识别技术与系统通过鉴定清华新闻网11月14日电11月12日,受教育部委托,清华大学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由清华大学电子系教授丁晓青主持研制、清华大学和北京海鑫科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TH-IDvs视频监控人脸识别技术与系统项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大学神经系统弥漫中线胶质瘤多学科团队启动仪式举行
    清华新闻网8月3日电7月27日下午,清华大学神经系统弥漫中线胶质瘤多学科团队启动仪式在生物医学馆举行。常务副校长王希勤出席并讲话。王希勤讲话王希勤表示,此次成立神经系统弥漫中线胶质瘤多学科团队,为清华大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通壁垒、深度交叉融合开辟了先例,具有深远意义。基础医学善于从特殊性出发探寻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刘云新斩获国际计算机学会移动系统、应用和服务国际会议(Mobisys)2021 最佳论文奖
    清华新闻网7月14日电7月7日,清华大学国强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首席研究员刘云新教授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完成的论文“nn-Meter:精准预测深度学习模型在边缘设备上的推理延迟”(nn-Meter:towardsaccuratelatencypredictionofdeep-le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的国际首套输电线路全景智能监测系统成功投运
    清华新闻网6月16日电6月10日,在云南香格里拉的500千伏建太甲线输电网上,技术人员完成了集成传感系统带电安装,并在云端平台上成功收集到导线电流、温度等监测数据。这标志着由清华大学电机系及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联合研发的国际首套输电线路全景智能监测系统成功投运。中央电视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自然·物理学》聚焦交叉信息院量子信息最新成果
    《自然·物理学》聚焦清华交叉信息院量子信息研究最新成果  清华新闻网1月9日电(通讯员吕厦敏)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量子信息研究小组一项关于海森堡极限下的量子复制的研究成果近期引发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1月5日,《自然·物理学》(NaturePhysics)刊发题为《量子信息:小概率超级复制》(Quant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王祥珩团队:交流电机系统分析理论和技术的新突破
    王祥珩教授等完成的交流电机系统的多回路分析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交流电机系统分析理论和技术的新突破记者赵姝婧  在清华大学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成果中,有一个获奖项目跟其他相比颇有不同:项目的第一、第二完成人皆是清华大学的退休老教授,他们在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开启“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
    清华新闻网5月19日电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最高1.4拍电子伏伽马光子(拍等于千万亿),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改变了人类对银河系的传统认知,开启“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LHAASO是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