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开启“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0

清华新闻网5月19日电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最高1.4拍电子伏伽马光子(拍等于千万亿),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改变了人类对银河系的传统认知,开启“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LHAASO是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国际合作实验,清华大学是其中重要的成员,承担了实验高精度同步时钟系统的研究建设任务。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是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占地面积约1.36平方公里,采用四种复合探测技术进行全方位、多变量地宇宙线测量,包括:5195个ED电磁粒子探测器和1188个MD缪子探测器组成的一平方公里地面簇射粒子阵列(简称KM2A)、78000平方米水切伦科夫探测器、18台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交错排布组成的复合阵列。

LHAASO实验数据将宇宙线伽马能谱进一步推进到拍电子伏能段
该观测站的3/4已经进入物理运行状态,将于2021年8月份完成全部阵列运行,成为国际领先的超高能伽马探测装置,投入长期运行,从多个方面展开宇宙线起源的探索性研究。本次报道的成果是基于已经建成的1/2规模探测装置在2020年内11个月的观测数据。
实验发现了12个稳定的银河系超高能伽马射线源,光子能量一直延伸到1拍电子伏附近,伽马光子信号高于背景7倍标准偏差以上,源的位置测量精度优于0.3°,这表明银河系内遍布拍电子伏加速器。

由多种复合探测器阵列构成的LHAASO观测站
现有理论预言银河系内的宇宙线加速器存在能量极限,河内伽马射线能谱在0.1拍电子伏附近会有“截断”现象,LHAASO的结果完全突破了这个“极限”,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观测时代,表明年轻的大质量星团、超新星遗迹、脉冲星风云等是银河系内加速超高能宇宙线的最佳候选天体,有助于破解宇宙线起源这个“世纪之谜”。
LHAASO的结果将推动科学家们重新认识银河系高能粒子的产生、传播机制,进一步研究极端天体现象及其相关的物理过程,并在极端条件下检验基本物理规律。

LHAASO实验在银河系内发现了多个拍电子伏加速器,突破当前的理论预测
在实验高精度同步时钟系统的研究建设方面,清华大学承担了重要任务,采用White Rabbit以太网同步技术,为野外高海拔环境下分布在1.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几千个探测器提供了亚纳秒级的同步时钟,并在同一光纤链路上完成物理数据采集和状态监控,自动完成链路长度校正、温度变化补偿。
课题组提升了WR技术针对高海拔应用的环境适应性,实现了定时机制和探测器处理逻辑的集成化,完成了批量专用WR定时设备的研发制造和安装调试。LHAASO实验的定时系统是目前全世界部署运行的规模最大的WR定时网络。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负责的高精度网络同步系统和相关设备
该分布式高精度同步技术把现有的网络同步技术的指标提高一个量级,比GPS提高了1-2个数量级,能够实现从几米到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时间同步,频率同步和相位同步,支持上万个节点,并解决大范围温度变化环境下链路延时的自动补偿和校准,能广泛应用于分布式网络测控、工业自动化控制、分布式基站和远端射频系统、电力电网同步、自适应阵列天线、多基地雷达、室内定位等多种场合。该大范围远距离时间同步技术和在特殊气象条件下系统可靠性研究对于野外科学实验或海洋、陆地勘测等项目也具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
上述研究工作于5月17日以“从银河系12个超高能伽马射线源发现高达1.4拍电子伏的光子”(Ultrahigh-energy photons up to 1.4 petaelectronvolts from 12 γ-ray Galactic sources)为题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刘以农教授、龚光华副研究员,研究生叶一锰、呼晓军作为合作组成员参与了论文工作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498-z
供稿:工物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
2021年05月19日 15:00:30


相关话题/实验 电子 系统 技术 光子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精仪系欧阳证团队发文报道单细胞精细脂质组学技术
    清华新闻网5月18日电5月17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质谱研究团队发文报道基于质谱的单细胞脂质组精细结构表征技术,实现了哺乳动物单细胞内脂质的大规模精细结构分析,解决了单细胞质谱领域长期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基于单细胞内多种类型脂质异构体的鉴定与相对定量,该团队实现了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HCC827)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朱听等在《环境科学与技术》上报道雾霾微生物组分
    清华朱听等在《环境科学与技术》上报道雾霾的微生物组分  清华新闻网2月21日电日前,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朱听研究员课题组在权威环境学杂志《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发表了题为《严重雾霾天气中北京PM2.5与PM10污染物中的可吸入微生物》(InhalablemicroorganismsinBeijing'sPM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举行学术委员会会议
    清华大学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举行2013年学术委员会会议  清华新闻网1月13日电1月8日,清华大学物理系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清华大学理科楼物理系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实验室主任薛其坤出席会议,学术委员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杜祥琬主持。图为与会专家与实验室成员合影。  薛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电机系教授康重庆获IEEE PES罗伊·比林顿电力系统可靠性奖
    清华新闻网5月14日电近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IEEE)电力与能源学会(Power&EnergySociety,PES)揭晓了2021年度学会大奖(PESSociety-LevelAwards)。清华大学电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大学主办堆石混凝土高坝建设关键技术研讨会
    清华新闻网5月14日电5月6日-9日,堆石混凝土高坝建设关键技术研讨会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胶结颗粒料坝建设关键技术》项目成果总结咨询会在福建省龙岩市召开。会议由清华大学主办,水利部原总工汪洪、中国水力发电学会副秘书长陈东平、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张国新、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电子系盛兴研究组成功开发叠层微型LED全色阵列
    清华新闻网4月28日电近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盛兴研究组开发了一种基于叠层式红、绿、蓝三色(RGB)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的器件阵列设计,可用于全彩色照明和显示。该研究通过探索外延剥离和转移印刷技术,实现了基于不同单晶III-V族半导体的薄膜micro-LED在垂直方向上的异质集成。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化工系魏飞教授团队实现分子筛孔道内单分子范德华指针的电子显微成像
    清华新闻网4月22日电沸石分子筛是一类具有有序微孔结构的骨架材料。内部的孔道系统对于尺寸匹配的小分子有着很强的限域效应,主要是来自主客体之间的范德华相互作用。这种范德华相互作用是分子筛内一系列分子吸附、传递、反应和相变行为的核心。因此,深刻理解主客体相互作用对于分子筛中的气体分离、异相催化和储能等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牵头863主题项目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清华牵头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科技部验收  清华新闻网2月28日电(通讯员裴欣胡坚明)2月20日,由清华大学牵头的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验收会在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举行,并通过科技部验收。  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团队荣获2020年度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唯一特等奖
    清华新闻网4月20日电4月17日,“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清华牵头完成的七项成果斩获佳绩,其中网络研究院吴建平等牵头完成的“下一代互联网真实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20年度唯一特等奖)。颁奖现场此外,自动化系鲁继文等完成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物理系研究团队在硒化铁薄膜中发现条纹型电子液晶相
    清华新闻网4月18日电电子液晶相普遍存在于高温超导材料中,由于其与超导的关联和竞争,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近日,清华物理系李渭副教授和薛其坤教授的研究团队在双层硒化铁薄膜-钛酸锶(2UCFeSe/STO)体系中发现了非公度的条纹型电子液晶相(Smecticphase),并揭示了其与单层硒化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