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黄来强等在美科学院院刊发文揭示肿瘤转移新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0

清华黄来强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文
揭示肿瘤转移调控和他汀抗癌作用新机制
  清华新闻网12月26日电(通讯员 黄实)12月23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命与健康学部深圳市基因与抗体治疗重点实验室和健康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黄来强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甲羟戊酸途径和Hippo通路交互作用通过YAP蛋白调控RHAMM基因转录而控制乳腺癌细胞转移》(Interplay of mevalonate and Hippo pathways regulates RHAMM transcription via YAP to modulate breast cancer cell motility)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报告了mevalonate (甲羟戊酸) 代谢途径与Hippo信号通路交互作用,通过共转录因子YAP调节癌基因RHAMM的转录来控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揭示了乳腺癌转移调控新的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而且,这一过程可被降胆固醇药辛伐他汀(simvastatin)控制阻断,揭示了他汀类药物抗癌作用的新机制。黄来强指导的2010级博士生王中原、2010级硕转2013级博士生吴彦萍是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黄来强为通讯作者。

 基于本研究新发现整合的“甲羟戊酸代谢途径和Hippo信号通路交互作用通过YAP/TEAD蛋白调节RHAMM基因转录而控制乳腺癌转移”的通路和机制模型图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高居女性癌症杀手的榜首,而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最本质的特性,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深入了解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相关因素和分子细胞机理,对肿瘤的治疗和诊断监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当今研究的热点。
  透明质酸介导的细胞运动受体(RHAMM)是一个重要的癌基因,其表达水平与恶性肿瘤的生成、浸润、侵袭和转移密切关联,但是RHAMM的表达调控的机制尚不清楚。通过抑制合成胆固醇的甲羟戊酸代谢途径来降血脂的他汀类药物,近年来显示具有抗癌作用,然而其抑癌作用机制还不明了。Hippo信号通路在生长发育和肿瘤中具有重要功能,然而对其下游靶标、该信号通路和甲羟戊酸代谢途径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都知之甚少。
  该研究组通过分子与细胞、小鼠动物模型和人乳腺癌组织的实验研究分析,发现甲羟戊酸代谢途径能够通过合成Geranylgeranyl-PP,来促进Rho GTPase的活性以及细胞肌动蛋白微丝骨架的组装,从而促进Hippo信号通路的共转录因子YAP的活性,使其去磷酸化,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内,与转录因子TEAD形成复合体,与癌基因RHAMM启动子通过特异序列位点结合,启动RHAMM的转录,使得RHAMM蛋白水平上升,导致细胞内激酶ERK的活化,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即甲羟戊酸代谢途径与Hippo信号通路相互作用通过YAP/TEAD调控RHAMM表达进而调控肿瘤转移,这就揭示了乳腺癌转移新的分子细胞机制。同时,该研究还发现,传统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辛伐他汀可通过靶向YAP介导的RHAMM转录来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释了他汀类药物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甲羟戊酸代谢途径与Hippo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发现了调控RHAMM表达,以及癌症转移的新机制,鉴定了RHAMM是甲羟戊酸/ Hippo信号通路的一个下游效应因子、YAP/TEAD转录和他汀药物抑制的靶基因,并揭示了他汀类药物发挥抗癌效应的一种模式,对肿瘤生物学和治疗药物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黄来强教授实验室致力于肿瘤等疾病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理和治疗药物及技术研究。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国家及深圳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提升计划和科技计划的支持。
  供稿:深圳研究生院 编辑:范 丽
2013年12月26日 16:41:57


相关话题/信号 肿瘤 细胞 基因 控制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杨茂君等在《细胞研究》阐明生物摄取金属离子机制
    清华生命学院杨茂君研究组在CellResearch上发表学术论文阐明生物体摄取镍钴等金属离子的机制  清华新闻网12月25日电12月24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杨茂君研究组在《自然》系列杂志《细胞研究(CellResearch)》上在线发表学术论文《底物平面结合位点决定了镍/钴能量耦合转运蛋白的底物特异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精仪系欧阳证团队发文报道单细胞精细脂质组学技术
    清华新闻网5月18日电5月17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质谱研究团队发文报道基于质谱的单细胞脂质组精细结构表征技术,实现了哺乳动物单细胞内脂质的大规模精细结构分析,解决了单细胞质谱领域长期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基于单细胞内多种类型脂质异构体的鉴定与相对定量,该团队实现了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HCC827)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医学院常智杰等发现肿瘤抑制新因子
    清华医学院常智杰等发现肿瘤抑制新因子  清华新闻网2月18日电在2月14日的MolecularCell(分子细胞)杂志上,刊发了清华大学医学院常智杰教授研究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秦樾为联合共同通讯作者的论文GdX/UBL4ASpecificallyStabiliz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黄来强等PNAS发表肿瘤研究成果获《科学》子刊推介
    黄来强教授等在PNAS发表肿瘤研究新成果获《科学》子刊推介  清华新闻网2月20日电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黄来强教授团队近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关于肿瘤细胞转移调控和他汀类药物抗癌作用新机制的研究论文《甲羟戊酸途径和Hippo通路交互作用通过YAP蛋白调控R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弥胜利课题组揭示抑制胆固醇合成酶导致肾细胞癌生长加速的调控机制
    清华新闻网5月12日电人们普遍认为,高血清胆固醇会导致癌症患者肿瘤的恶化和并发症的产生,影响癌症患者的预后,而低血清胆固醇则对癌症患者的康复有利。然而在肾细胞癌(RCC)中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RCC占成人肾癌的大多数,且与多种术前替代指标相关。其中,血胆固醇浓度是临床治疗的潜在的预后指标。尽管关于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医学院那洁团队合作报道阻滞人类受精卵分裂的致病基因CHEK1突变和潜在治疗方法
    清华新闻网5月11日电不孕不育问题影响着全球数百万的育龄夫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6月发布的《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为12%-15%左右,不孕者约5000万。受环境污染、生育年龄推迟、生活压力等因素影响,不孕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影响家庭健康幸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雷锦誌等在美科学院院刊发文提出干细胞再生建模新观点
    清华大学雷锦誌等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论文提出成体干细胞再生调控的数学建模新观点  清华新闻网3月12日电清华大学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雷锦誌副研究员日前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2014111(10)E880-E887)在线发表论文。该论文题目为《成体干细胞再生的基因与表观遗传调控交叉作用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杨茂君等《细胞研究》发文阐明TRIM家族泛素连接酶的机制
    清华生命学院杨茂君教授研究组在《细胞研究》上发表学术论文阐明TRIM家族泛素连接酶的作用机制  清华新闻网4月16日电4月11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杨茂君教授研究组在CellResearch(细胞研究)上在线发表了学术论文StructuralinsightintotheTRIMfamilyofubiq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清华大学打印出世界首个体外肿瘤模型
    清华大学打印出世界首个体外肿瘤模型来源:中国科学报2014-4-16倪思洁  4月14日,记者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了解到,该系孙伟教授课题组运用自主开发的细胞三维打印技术,在世界上首次构建出Hela细胞(一种子宫颈癌细胞)的体外三维肿瘤模型。相关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的《生物制造》,英国广播公司也对此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医学院那洁课题组开发人多能干细胞向血管细胞高效分化体系
    清华新闻网4月2日电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那洁课题组发表学科交叉论文,揭示心血管前体细胞分化新机理,创建了省略胰岛素的培养体系,用于高效分化获得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最后在血管损伤缺血动物模型进行细胞移植实验治疗,证实这些细胞具有良好的在体内形成血管的能力。这一研究为血管重建、治疗组织器官缺血提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