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汪晖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5



姓  名: 汪晖

性  别:



籍  贯: 江苏扬州



邮  箱: w-hui@tsinghua.edu.cn

研 究 室: 新斋325






 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思想史

 主要经历: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1988
南京大学/扬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 1984
扬州师范学院,文学学士,1981
现任职位: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其他任职:
《读书》杂志执行主编,1996-2007
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2008(春季)
纽约大学客座教授,2007-2008(秋季)
东京大学客座教授,2005-2006(秋季与春季)
海德堡大学客座教授,2003 (春季)
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2002 (秋季)
《学人》丛刊创刊主编之一,1991-99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96-2004)、副研究员(1991-1996)、助理研究员(1988-1991)
奖励和荣誉:
2008年秋:获歌德学院授予的“歌德文化大使”称号
2008年夏:应德国总统邀请在总统府与艾森斯塔德、汉斯•昆等对话
2007年秋:应邀在日内瓦“遭遇”论坛担任演讲人
2007夏:应德国艺术科学院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因卡、库尔特齐等共同演讲、对话
2005夏:国立新加坡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夏
2004-2005(秋季学期):博洛尼亚大学高等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2004-2005(秋季学期)
2004(春):伦敦经济学院米立班德讲座
2004:因《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出版被评为《中国学术年鉴》(2004)“最有影响力”
2004:《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被《中华读书报》列为“十大人文社会科学成果”
2004:《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被《书城》杂志列为“年度图书”
2004:《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被《亚洲周刊》列为“华文十大好书”
2003:获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
2000-2001: 柏林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2000: 《汪晖自选集》被评为“首届长江-读书奖”专家著作奖
1999-2000: 华盛顿大学“批判的亚洲研究”研究员
1996-97: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1995: 《吴稚晖与中国反传统主义科学观》一文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社会科学奖论文一等奖
1995: 北欧亚洲研究院/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员
1994: 《反抗绝望:鲁迅及其〈呐喊〉、〈彷徨〉研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新时期十年优秀成果奖”
1992-93: 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研究员。
学术刊物与学术委员会任职:
《中国书评》编辑委员
《中国学术》编辑委员
《中国研究》编辑委员
《教育学报》编辑委员
《鲁迅研究月刊》编辑委员
《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学术委员
《后殖民研究》(Post-colonial Studies, Australia)编辑委员
《现代中国》(Modern China, USA)编辑委员
《位置:东亚文化批评》(Positions: East Asian Cultures Critique,USA)通讯编委
《批判的亚洲研究》(Critical Asian Studies, USA)编辑委员
《印迹》(Traces,多语种文化研究刊物,中国、韩国、日本、美国) 学术委员会委员
《二十一世纪》编辑委员
香港科技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项目学术委员
中国文化论坛理事


 主要著作: 2013年出版的著作:
1.《声之善恶:鲁迅<破恶声论><呐喊·自序>讲稿》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1-1 2012年出版的著作:
1.《声之善恶:鲁迅<破恶声论><呐喊•自序>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12
2.《跨体系社会:中国历史中的民族、区域与流动性》,新加坡: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公开演讲系列,2011
2011年出版的著作:
1.《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北京:三联书店,2011
2.《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意大利文版, La Questione Tibetana tra Est e Ovest),Roma: Manifestolibri Srl
3.《亚洲视野:中国历史的叙述》(韩文版),Seoul: Geullangari Publishers
4.The Politics of Imagining Asia,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近代中国思想的生成》(日文,近代中国思想の生成),东京:岩波书店
6.《世界历史中的中国:文革、琉球与西藏》(日文,《世界史の中の中国――文革?琉球?チベット》),东京:青土社
2010年之前出版的
中文著作:
1. 《别求新声:汪晖访谈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Impero o Stato-Nazione? La Modernita intellettuale in Cina, Milano: Academia Universa Press, 2009《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意大利文的简写本
3.《去政治化的政治:短二十世纪的终结与九十年代》, 北京:三联书店,2008
4.《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四卷本),北京:三联书店,2004;增订版2008
5. 《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 《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 《旧影与新知》,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8. 《真实的与乌托邦的》,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
9. 《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10. 《反抗绝望:鲁迅及其〈呐喊〉〈彷徨〉研究》,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北京:三联书店,2008。
外文著作:
1. Empire and Nation-State: Two Narratives of China. 2 vol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orthcoming.
2. The Politics of Imagining Asia,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orthcoming in 2010
3. The End of The Revolution: China and The Limits of Modernity, London & New York: Verso, 2009.
4. China’s New Order: Society, Politics, and Economy in Transition. Translated by Ted Huter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5.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4 卷, 韩文), 首尔: Ghil Publisher, 2007 即出
6. Shisō kūkan toshite no gendai chūgoku (《作为思想空间的现代中国》,日文),村田雄二郎、小野寺史郎、砂山幸雄翻译,东京: 岩波书店, 2006.
7. Il Nuovo Ordine Cinese(意大利文). Translated by Anna Maria Poli, Roma: Manifesto Libri Srl., 2006
8. El Nuevo Orden de China, Sociedad, Politica y Economia en Transicion(西班牙文), Translated by de Olga Curell Sanmarti, Carles Prado-Fonts y Lin Longbo, Barcelona: Bellaterra, 2008
9. 《死火重温》(韩文): 首尔: Samin Publishing Co., 2005.
10. 《新亚洲想象》,首尔: 创批出版社, 2003.
编辑著作:
1. 《发展的迷思》(与许宝强合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
2. 《文化与公共性》(与陈燕谷合编),北京:三联书店,1998
3. 《上海:城市、社会与文化》(与余国良合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
4. 《90年代的“后学”论争》(与余国良合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
5. 《全球关系中的中国处境》(与余国良合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
6. 《鲁迅》(与陈燕谷合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30


 主要论文: 2013年发表的论文:
1.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视野下的抗美援朝战争《文化纵横》2013-6-15
2.“后政党政治”与中国的未来选择《文化纵横》2013-2-15
3.公理、时势与越界的知识--在帕西欧利奖(2013 LUCA PACIOLI PRIZE)颁奖仪式上的演讲《中华读书报》2013-10-23
4.《元代传播考》序言见《元代传播考》,李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1
5.非洲的危机与中国的责任:汪晖对话马茂德·马姆达尼《21世纪经济报道》2013-12-30
6.东亚需要目标清晰的协调构架《21世纪经济报道》2013-10-29
7.The Crisis of Representativeness and Post-party politics Modern China2013-12-18
8.China, a new equality and the world: A conversation with Wang Hui By Gabriele Battaglia?, Asia Time2013-7-3
9.Rethinking Equality: The Decline of Representationsee?Shifting Gravity: World Biennial Forum?N. 1, ed. Ute Meta Bauer and Hou Hanru, Gwangu Biennial: Hatje Cantz2013-1-1
10.The Voices of Good and Evil: What is Enlightenment? Rereading Lu Xun’s?“Toward a Refutation of Malevolent Voices”See?Dimensions of Goodness, ed. Vittorio Hosl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2013-1-1
2012年发表的论文:
1、《亚历山大•克鲁格对话汪晖:“错误为我们指明可能方向”》,《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27日》
2、《大陆、海洋与亚洲的区域化》,《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3月21日
3、《我有自己的名字》,《中华读书报 书评周刊》2012年4月25日(作为序言收入吕途著《中国新工人 困惑与崛起》,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4、《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4期,
5、《面向新世界图景的文化自觉》,《文化纵横》2012年4期
6、 《如今没人再提社会民主--汪晖、戈泽帕特对话》 (中文版与德文版),《中德文化网》
7、 “The Movement in Egypt: A Dialogue with Samir Amin” (together with Wen Tiejun and Lau Kin Chi), Boundary 2, volume 39, number 1, Spring 2012, pp. 167-206. SSCI
8、 “The Rumor Machine”, London Review of Books, Volume 34,no. 9, 10 May 2012 pp. 13-14.
9、“Le Stanze Segrete Del Potere”, Alias, Sabato 28, April 2012, ANNO 15, N. 17
2011年发表的论文:
1.《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纪念作为开端的辛亥革命》,《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3期,pp. 4-31.
2.《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普遍性》(上),《社会观察》2011年第04期, 第06-11页。
3.《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普遍性》(下),《社会观察》2011年第05期,第10-13页。
4.《区域:亚洲研究论丛》第一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阿Q时代的“死去”与“活来”》,《语文建设》, 2011年4期,页46-49.
6.《再问“什么的平等”—论当代政治形式与社会形式的脱节》(上),《文化纵横》,2011, 10. pp.66-81
7.《再问“什么的平等—齐物平等与“跨体系社会”》,《文化纵横》,2011.12.
8.《代表性的断裂:反思未来民主的进程》,《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1月1日
9.《关于“早期现代性”及其他》,《中华读书报》2011年1月19日
10.“The Voice of Good and Evil: What is Enlightenment? Re-reading Lu Xun’s Toward a Refutation of Malevolent voice”,Boundary 2, 2011, vol. 38. No. 2, Pp.67-123
11.“Jia Zhangke’s World and China’s Great Transformation”,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al critique, Spring 2011, vol. 19, no 1, pp. 217-228
12.“Trans-systemic Society and Regional Perspective in Chinese Studies”,Boundary 2, 2011, volume 38 Number 1, Spring 2011, pp.165-202.
13.“The concept of ‘science’ in the modern Chinese thought,”,Journal of History, Volume 5, Number 1, June 2011, pp. 45-68.
14.THE DIALECTICS OF AUTONOMY AND OPENING,Critical Asian Studies, Volume43 Issue 2 , Pages 237 – 260
15.“The Idea of Asia and Its Ambiguities”,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69,No.4(November),2010,985-989. (此文去年年底出版,未录入去年成果目录)
2010年之前发表的中文论文选目:
1.《琉球:战争记忆、社会运动与历史解释》,《开放时代》2009年3期
2.《冷战的预兆:开罗会议与蒋介石日记中的琉球问题--<琉球:战争记忆、社会运动与历史解释>补正》,《开放时代》2009年5期
3.《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战争、革命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4期
4.《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东方主义、民族区域自治与尊严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09年6期,第4-45页。
5.《自主与开放的辩证法》(访谈),《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9月28日
6.《九十年代的终结》(访谈),《新京报》2009年9月5日
7.《传统三个世界格局改变中的中国地位》,《中国与世界观察》No.2/4, 2009, 第125-132页。
8..《琉球与区域秩序的两次巨变》,《中国经济》2009年11期,第106-125页。
9. 《科学世界观、文化论战与知识的再分类》,《印迹》, 第三辑,2008。
10. 《重读〈孟子字义疏证〉—兼谈现代学术史上的戴震评价问题》,《清华历史讲堂》第一辑,北京:三联书店, 2007。
11. 《对象的解放与对现代的质询--写在〈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重印之际》, 《中国书评》, 2006年第4期
12. 《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失》,《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6年12月,第六十四期;《开放时代》2007年第2期
13. 《如何诠释‘中国’及其’ ‘现代’?》,《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4. 《改制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天涯》, 2006年第1 期
15. 《科学话语共同体和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学术月刊》, 2005年第7 期
16. 《帝国的世界视野及其在海洋时代的转变》(下),《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 2卷 1 期,2003
17. 《帝国的世界视野及其在海洋时代的转变》(上),《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 1卷2期,2002
18. 《亚洲想象的谱系》,《视界》第8辑, 2002
19. 《“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根源及其批判--再论当代中国大陆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1年6月
20. 《经济史, 还是政治经济学?》,《天涯》, 2000年第3期
21. 《论戴震与章学诚》,《学人》第15辑,2000
22. 《“科学主义”与社会理论的几个问题》,《天涯》1998年第6期
23. 《科学作为世界构造与合法化知识》,《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8年春季号
24. 《承认的政治、万民法与自由主义的困境》,《二十一世纪》1997年第8期
25. 《当代中国的思想界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年第5期
26. 《科学世界观的分化与现代性的纲领--张君励与“人生观之论战”的再研究》,《学人》第11辑,1996
27. 《地方形式, 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的讨论》,《学人》第10辑, 1996
28. 《我们如何成为“现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1期
29. 《从文化论战到科玄论战--科学谱系的现代分化与东西文化问题》,《学人》第9辑,1996
30. 《个人观念的起源与中国的现代认同》,《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4年秋季号
31. 《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学人》第6辑, 1994
32. 《吴稚晖与中国反传统主义的科学观》,《学人》第3辑, 1993
33. 《梁启超的科学观及其与道德, 宗教之关系》,《学人》第2辑,1992
34. 《赛先生’在中国的命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科学概念及其运用》,《学人》第1辑,1992
35. 《政治与道德及其置换的秘密--谢晋电影分析》,《电影艺术》, 1990年第2期
37. 《预言与危机--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文学评论》第3-4期,1989
38. 《关于<子夜>的几个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1期
39. 《20世纪初期的文化冲突与鲁迅的文化哲学》,《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40. 《当代电影中的乡土与都市》,《电影艺术》,1989年第2期
41. 《主体精神历史与艺术世界的客观性》,《文艺研究参考》1988年9-10期
42. 《“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鲁迅研究动态》1988年第9-10 期
43. 《戏剧化、心理分析及其它——鲁迅小说叙事形式枝谈》,《文艺研究》1988年第2期 45.. 《施蒂纳与鲁迅前期思想》,《鲁迅研究》第12辑, 1988
46. 《论〈野草〉的人生哲学》,《福建论坛》1987年第3 期
47. 《历史的‘中间物’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文学评论》1986年第5期
英文论文选目:
1. “The Dialectics of Art and The Event”, Cai Guo-Qiang: I Wang to Believe, Ed. Krens & Munroe, Guggenhaim Museum, 2008, pp. 42-49.
2. “The Liberation of Object and the Interogation of Modernity, Rethinking The Rise of Modern Chinese Thought”, Modern China, Vol. 34, No. 1(2008), 114-140
3. “Dead Fire Rekindled”, Boundary 2, volume 34, number 3 (Fall 2007), pp.1-21.
4. “The Politics of Imagining Asia”,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Volume 8, No.1, 2007, pp.1-33.
5. “Discursive Community and the Genealogy of Scientific Categories.” In Everyday Modernity in China, edited by Madeleine Yue Dong and Joshua Goldstein, 80-120.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6.
6. “Depoliticized Politics: From East to West.” New Left Review 41, no. September-October (2006): 29-45.
7. “Depoliticized Politics, Multiple Components of Hegemony, and the Eclipse of the Sixties.”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7.4 (December 2006): 683-700.
8.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Historical Explan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In The State of the World, edited by Antonio P. Riberio, 211-17. Manchester: Carcanet Press Limited, 2006.
9.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China’s Neo-Liberalism: Another Discussion on the Ideological Situation in Contemporary Mainland China and the Issue of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Model of Modern Development, edited by Tian Yu Cao.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10. “The Year 1989 and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Neoliberalism in China,”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12.1(Spring 2004): 1-69.
11. “The New Criticism.” In One China, Many Paths, edited by Chaohua Wang, 55-86. London: Verso, 2003.
12. “Political Failure and the Necessity for Global Democracy.”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3.1 (April 2002):139-144.
13. “Imaging Asia: A Genealogical Analysis, Asian in Transition: Representation and Identity.” In Asia in Transition: Representation and Identity,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Foundation 30th Anniversar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2002, 245-263. Tokyo: The Japan Foundation Asia Center, 2002.
14. “‘Modernity’ and ‘Asia’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In Across Cultural Borders: Historiography in Global Perspective, edited by Eckhardt Fuchs and Benedikt Stuchtey, 309-334.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2.
15. “On Scientism and Social Theory in Modern Chinese Thought.” In Voicing Concerns: Contemporary Chinese Critical Inquiry, edited by Gloria Davies, 135-156.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1.
16. “Zhang Taiyan’s Concept of the Individual and Modern Chinese Identity.” In Becoming Chinese, edited by Wen-hsin Yeh, 231-5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17. “Fire at the Castle Gate.” New Left Review, no.6 (2000): 68-99.
18. “Cultural Studies and Cultural Criticism in 1990’s China.” Positions: East Asian Culture Critique 6.1 (1999): 239-51.
19. “Democracy and Socialism in Republican China: The politics of Zhang Junmai (Carsun Chang), 1906-1941.”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8.3 (Aug 1999): 803-804.
20. “Local Forms, Vernacular Dialects and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National Forms’ Debate—part II.” The UTS Review 4.2 (November 1998): 27-56.
21.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and the Question of Modernity.” Social Text, no.2 (1998): 9-44.
22. “Local Forms, Vernacular Dialects and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National Forms’ Debate—part I.” The UTS Review 4.1 (May 1998): 25-41.
23. “PRC Cultural Studies and Cultural Criticism in the 1990s.” Positions 6.1 (Spring 1998): 239-251.
24. “The Fate of ‘Mr. Science’ in China: The Concept of Sci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Chinese Thought.” In Formations of Colonial Modernity in East Asia, edited by Tani E. Barlow, 21-82.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5. “Zhang Taiyan: The Individual and Modern Identity in China.” The Stockholm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7 (1996).
26. “The Discourse of Humanism and the Question of Modernity in China.” Surfaces, Vol.V.202.1 (v.1.0A - 31/12/1995).
27. “The Fate of ‘Mr. Science’ in China: The Concept of Sci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Chinese Thought.” Positions 3.1 (Spring 1995): 1-68.
28. “Is the Public Sphere Unspeakable in Chinese? Can Public Spaces (gonggong kongjian) Lead to Public Spheres?” Co-authored with Leo Ou-fan Lee. Public Culture 6.3 (1994): 597-605.






相关话题/清华大学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