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东超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5

杨东超
技术职务:副研究员
办公电话: **
通讯地址: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A830
电子邮件:ydc@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
工作履历
科研工作
论文与专利
奖励与荣誉

2000/03-2003/06,清华大学,博士
1997/09-2000/01,湖南大学,硕士
1993/09-1997/06,湖南大学,学士


2013/09-至今,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副研究员
2009/12-2013/08,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副研究员
2003/08-2009/11,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助理研究员


工业机器人设计与仿真、自动化装配、仿生机器人
1. 2018智能机器人专项,机器人用智能六维力和触觉传感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2019.3-2021.3,课题负责人,在研
2.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陪伴型轮足式机器狗的关键技术研究,2018.3-2019.3,主持,在研
3.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箱包配件装配线方案设计,2017.1-2018.9,主持,结题
4.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水平井电缆牵引器研制,2016.9-2017.6,主持,结题
5.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工程化开发和应用,2013.10-2017.10,课题负责人,结题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解耦仿人机器人技术研究,2007.1-2009.12,主持,结题


1. 论文
(1)常旭、杨东超、孙可平,张福兴、李洪军,水平井爬行器中电永磁吸盘的设计与优化,中国机械工程,2019年第30卷第4期:399-405
(2)孙可平,杨东超,常旭,陈恳,张福兴,李洪军,水平井电缆牵引器滚轮与管壁压力的测量,石油学报,2018(6):712-718
(3)王峤,杨东超,叶翀,大容量高通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结构设计方案,制造业自动化,2015(17):126-128
(4)袁振清,杨东超,王峤,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机械臂设计与有限元分析,制造业自动化,2015(02):142-147
(5)杨东超,田凌,申永胜,基于快速成型原理的实物模型制作系统,工程图学学报,2011年第4期:70-73
(6)杨东超,宾洋,贾振中,赵旦谱,消极运动副的产生原因及判定方法,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4月,第19卷(7):757-761
(7)Yang Dong-Chao,Xiong Jing,Yang Xiang-Dong,A simple method to calculate mobility with Jacobian,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43(9),2008/9:1175-1185
(8)杨东超,宾洋,张继文,基于色彩与形状的机器人足球识别方法,计算机应用,2008年S2期,第28卷(12):176-178
(9)宾洋,杨东超,贾振中,陈恳,压电陶瓷驱动器ECNLP动力学模型及其位移跟踪控制器的研究,自动化学报,2008年9月,第34卷(9):1090-1099
(10)宾洋,杨东超,陈娜娜,陈恳,新型压电驱动机电耦合动力学系统分析与建模,电机与控制学报,2008年3月,第12卷(2):179-184
(11)杨东超,宾洋,贾振中,赵旦谱,并联机构驱动副的选择,机械工程师,2007年08期:13-15
(12)杨东超,杨向东,并联机构雅可比矩阵的求法及其计算精度研究,机械设计与研究,2007年06期,第23卷(6):23-27
2. 专著

(1) 张文增,杨东超等,机器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1版;
(2) 陈恳,杨向东,刘莉,杨东超等,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3. 专利

(1)油井线缆牵引器,中国发明专利,已授权,专利号20**,第一发明人
(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装置,中国发明专利,已授权,专利号20**,第一发明人
(3)一种仿人机器人解耦腿机构,中国发明专利,已授权,专利号CN9.9,第一发明人
1. 2015年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某机器人喷涂技术与系统》
2.2012年获得北京市优秀辅导员称号
3.获得清华大学2010年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机械加工质量影响因素综合系列实验的开发与研究》
4. 获得清华大学2010年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传承求实作风,践行求真理念,培育求新思维——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探索与实践》
5.获得清华大学2010年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坚持改革与创新,构建高水平机械制图教学平台》
6. 2009年获得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7. 获得北京市2008年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机器人创新设计实践教学研究-探究课、SRT、科技竞赛相衔接的教学模式探索》
相关话题/清华大学 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