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场所差异的健康实践与求医行为--以广西L市女性性工作者为例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基于场所差异的健康实践与求医行为--以广西L市女性性工作者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张有春[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年:2016
期刊名称: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4
页码范围:32-36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CSSCI(64C1252016040006)
语言:中文
ISSN:1674-6627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bdemzxyxb-zxshkxb201604006.aspx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艾滋病歧视与反歧视策略研究”
关键词:性工作者;健康实践;求医行为
摘要:在广西L市不同规模与类型的娱乐场所中,性工作者在性健康实践与求医行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小场所的性工作者关注预防,但在与常客发生性行为时很少使用安全套;大场所的性工作者把怀孕视为有生育能力的表现,不关注预防,导致她们中普遍出现怀孕、流产现象。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性工作者制定不同的干预策略,以提高其有效性。
作者其他论文



丽江古镇--一个文化的假晶.张有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3),151-154.
污名与艾滋病话语在中国.张有春.社会科学.2011,87-92.
心性的身体:医学人类学未来的研究引论.西佩;罗克;罗文宏,等.思想战线.2010,36(6),10-16.
人类学视野中的临终关怀.富晓星;张有春.社会科学.2007,115-123.
禁毒执法对降低危害工作影响的快速评估.张有春;Scott Burris;富晓星.医学与社会.2008,21(4),52-53.

相关话题/人类学 社会科学 医学 工作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