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丝路佛教文化的传播与跨文化道德准则的建构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丝路佛教文化的传播与跨文化道德准则的建构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彭瑞花[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年:2016
期刊名称:青海社会科学
期:2
页码范围:199-204
增刊:正刊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1-2338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qhshkx201602030.aspx
DOI:10.3969/j.issn.1001-2338.2016.02.030
关键词:丝路;戒律;跨文化;道德准则
摘要: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之路,也是佛教文化的传播之路,印度和西域各国的传法僧经丝绸之路入华译经传教,中国本土的求法者通过丝绸之路西行求法.佛教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之所以取得成功源于佛教的中国化选择,佛教戒律是佛教道德准则的集中体现,其主动融合儒家传统道德准则中的忠君、爱国、孝亲等内容,形成中国化的戒律,同时对儒家传统道德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五戒中的杀戒不仅使中国佛教形成食素的传统,并对儒家祭祀制度影响深远.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道德准则之间的相互碰撞、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跨文化道德准则.
作者其他论文



佛教“六和敬”思想探析.彭瑞花.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50.
汉传密教戒律初探.彭瑞花.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0-25.

相关话题/传播 社会科学 交流 哲学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