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王安石政治哲学发微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王安石政治哲学发微
外文标题:WANG An-shi's Political Philosophy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梁涛[1]
机构:[1][梁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年:2016
期刊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3
页码范围:96-107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SCI(11Z0022016030009)
所属部门:国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2-0209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bjsfdxxb-shkx201603009.aspx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王安石;庄子;天道性命;礼乐刑政;至理
摘要:王安石融合儒道,将道家的理论思维引入儒家的政治实践,建构起天道性命与礼乐刑政相贯通的政治哲学,为儒家政治宪纲作出理论论证.王安石肯定杨朱“为己”的合理性,表现出对个体物质利益、生命权利的关注.同时又区分了“生”与“性”,力求做到“为己”与“为人”的统一.如果说程朱还只是中世纪的思想家的话,那么,王安石的一只脚已经迈向了近代.王安石的政治哲学也存在内在的矛盾,其天道本体带有浓厚的道家色彩,主要是为儒家的礼乐刑政提供了形上依据,而没有或无法为儒家的仁学奠定理论根基.他虽然重视个人的感性生命和物质利益,但认为一般的百姓只知“生”,不知“性”,没有赋予个体应有的自由和权利,王安石的另一只脚还停留在古代.
作者其他论文



"新四书"与"新道统"--当代儒学思想体系的重建.梁涛.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14-16.
儒学与人权:一个建设性的架构.萨姆纳;顾家宁;梁涛.江汉论坛.2014,32-37.
学术研究还是民族文化?--中国哲学的身份问题.梁涛;干春松.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1),89-95.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父子互相纠正错误吗?--《论语》"父子互隐"章"新证"之检讨.梁涛.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4),21-25.
儒家基于美德的道德中存在权利观念吗?.李承焕;梁涛;赵依.现代哲学.2013,84-91.

相关话题/政治 哲学 社会科学 儒学 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