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如何展露一个文学的秘密?——以德里达读策兰的一首诗歌为例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如何展露一个文学的秘密?——以德里达读策兰的一首诗歌为例
外文标题:How to Reveal a Secret of Literature: Derrida's Reading of a Poem by Celan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耿幼壮[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通讯作者:Geng, YZ (reprint author), Renmin Univ China, Sch Liberal Arts, Beijing 100872, Peoples R China.
年:2016
期刊名称:外国文学研究影响因子和分区
卷:38
期:02
页码范围:21-31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A&HCI(WOS:000375523200003)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SCI(42I0052016020003)
所属部门:文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3-7519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德里达;策兰;诗歌与诗学;意义与阐释
摘要:本文通过细读德里达对于诗人策兰一首诗歌的读解,深入探讨了德里达关于文学是一个秘密的思想。不过,这不是为了欣赏一首诗歌,而是为了了解一种诗学,一种为德里达和策兰共同信奉,但以不同方式分别加以呈现的诗学。对于这一诗学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对策兰诗歌意义的把握,而且有助于对德里达文学思想的理解。
作者其他论文



文学的沉默——论布朗肖的文学思想.耿幼壮.外国文学研究.2014,36(5),73-80.
永远的神话--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批评,阐释与接受.耿幼壮.外国文学研究.2006,28(5),158-166.
奥古斯丁的"自画像"--作为文学自传的《忏悔录》.耿幼壮.外国文学评论.2007,82-91.
图像,肖像,以及意义显现--让-吕克·南希的意义世界.耿幼壮.文艺研究.2007,115-126.
如何面对绘画--以德勒兹论培根为例.耿幼壮.文艺研究.2006,116-124.

相关话题/文学 外国文学 文学院 中文 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