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古研究现象的文化哲学思考--透视所谓"吐火罗"与孔雀河青铜时代考古文化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王炳华[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年:2014
期刊名称:西域研究
期:1
页码范围:86-99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国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2-4743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yyj201401012.aspx
DOI:10.3969/j.issn.1002-4743.2014.01.012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新疆文物局“新疆 ‘吐火罗’问题研究”课题/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访学者经费/上海自然科学基金(3107110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0BZH005)
关键词:吐火罗;吐火罗人;吐火罗语;古墓沟墓地;青铜时代
摘要:新疆地处欧亚交通冲要;居民种族多源、民族复杂;多种文化会聚、异彩纷呈;19世纪初、20世纪前期成国际竞逐的焦点.相关历史、考古、民族、语言、宗教、文化之研究,呈现十分复杂的面貌.目前,学界关注的“吐火罗”问题堪为显例.吐火罗,是里海、黑海北岸古代游牧民族之一,自称“Tochori”.公元前2世纪以前进入阿富汗北部.唐代玄奘译称它为“覩货逻”.公元8世纪前后,在回鹘文《弥勒会见记》题跋中有“Toxri”,德国学者据音读相近,指其为印欧语西支中早已失落不见的“吐火罗”,并与古欧洲人南下挂钩.近年发掘之孔雀河青铜时代考古文化,被个别学者假想为“吐火罗人”遗痕.有美国学者更将这一“假说”作为结论,并扩展指称塔里木盆地自青铜时代至唐,诸多不同王国、不同民族,均是“吐火罗”,甚至与新疆现代民族联系.涉及古族、古国,必须关注特定时空背景;语言、文字不能与民族等同;种族与民族不能等同;它们又都必然在交融中发展.考古遗存必须总体把握,才可认识其民族个性,切忌抓住点滴枝节,就与民族联系.
作者其他论文
丝路葱岭道初步调查.王炳华.丝绸之路.2009,43-51.
尼雅考古资料中所见汉王朝"安辑"精绝故实.王炳华.第三届吐鲁番学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496-501.
加强考古研究 深入认识西域文明.王炳华.西域研究.2015,1-5.
"吐火罗"译称"大夏"辨析.王炳华.西域研究.2015,109-113.
谈谈“吐火罗”的译称“大夏”.王炳华.文史知识.2014,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