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各政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黄兴涛[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年:2014
期刊名称:近代史研究
期:4
页码范围:18-26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历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1-6708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dsyj201404004.aspx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中华民族复兴;振兴中华;少年中国
摘要:“中华民族复兴”论,就其核心概念“中华民族”与“复兴”旨趣之明确组合的思想自觉形态而言,可以说形成于民国时期,大约在20世纪10年代末和20年代早中期开始出现,九一八事变之后逐渐风行全中国.但若溯其源头,恐怕还得从清末孙中山的“振兴中华”论和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谈起.前者代表排满革命党人的汉民族主义之“光复”理想;后者则预示了后来立宪党人融合中国各民族、实现共同发展的“大民族主义”(梁启超语)之国族“振兴”愿望,它们为共同孕育这一时代思潮,作出了历史贡献.特别是立宪党人率先提出近代意义的“中华民族”概念,实为“中华民族复兴”论奠定了思想基础;而辛亥革命爆发及中华民国的正式建立,两党思想合流的“五族共和”论以及随之兴起的五族合一之“中华民族”观念的流播,则显然为自觉形态的“中华民族复兴”论得以最终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和文化条件.
作者其他论文
清末现代"民族"概念形成小考.黄兴涛.人文杂志.2011,140-144.
《(口英)咭唎国译语》的编撰与"西洋馆"问题.黄兴涛.江海学刊.2010,150-159.
情感,思想与运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检视.黄兴涛.广东社会科学.2009,79-89.
西方地震知识在华早期传播与中国现代地震学的兴起.黄兴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2(5),139-148.
晚清民初现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实践.黄兴涛.近代史研究.200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