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民族复兴话语下的中国现代学术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民族复兴话语下的中国现代学术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郭双林[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年:2014
期刊名称:近代史研究
期:4
页码范围:32-37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K0012014040006)
所属部门:历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1-6708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dsyj201404006.aspx
人气指数:3
浏览次数:3
关键词:民族复兴;中国现代学术;张君劢
摘要:有人认为,孙中山乙未广州起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声”.②实际上当时孙中山提出的口号是“振兴中华”,而不是民族复兴.“民族复兴”一语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文文献中,但严格意义上的民族复兴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才真正开始.因为直到此时,“民族复兴”一语,才成为社会各界的主流话语,民族复兴运动也才成为主要的社会运动.本文所说的民族复兴,即是指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复兴运动.一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最引人注目的力量有三种: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处在国共两党之间立场各异的知识界人士.国民党是民族复兴运动的发起者,不可否认,其提倡民族复兴带有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建构民族文化的企图,但其中也夹杂着浓郁的复古意味和法西斯主义色彩,而根本目的则是为国民党独裁统治服务.中国共产党人是最真诚的爱国主义者,也的确有一些共产党人参与了民族复兴运动,但当时中共的主流话语是民族解放,而不是民族复兴.本文所讨论的民族复兴话语下的现代学术建设,既不是国民党官办的民族复兴运动中的学术建设,也不是中共民族救亡话语下的学术建设,而是知识界在民族复兴话语下的现代学术建设.
作者其他论文



读《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郭双林;王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9-160.
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研究的"建基"之作--评左玉河著《中国近代学术体制之创建》.郭双林;王东仓.近代史研究.2010,151-160.
章士钊与"《苏报》案".郭双林.湖南社会科学.2011,205-210.
论胡适"无后主义"的中庸色彩.李华丽;郭双林.安徽史学.2010,85-89.
论前期"甲寅派"政治调和的意涵及思想来源.郭双林.晋阳学刊.2012,94-104.

相关话题/民族 学术 运动 中文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