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分子于Cu表面电子诱导反应探究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王晨光[1]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光电功能材料与微纳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Lash Miller Chemical Laboratories,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Institute of OpticalSciences,University of Toronto
年:2014
会议名称:中国真空学会2014学术年会
会议论文集: 中国真空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页码范围:2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会议开始日期:2014-11-01
所属部门:物理学系
语言:中文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诱导反应;吸附物晶向;分子动力学模拟
摘要:表面吸附物取向对表面化学反应的影响是表面物理化学领域的兴趣点之一。我们近期研究发现在不对称的Cu(110)表面上,电子诱导反应过程和产物主要由吸附分子的不同取向决定。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发现,物理吸附于Cu(110)表面的5-碘代吡啶(mIP)分子有两个不同取向,氮原子和碘原子中心连线平行于Cu(110)表面[1-10]晶向和垂直于[1-10]晶向。电子诱导解离平行于[1-10]晶向吸附的mIP得到化学吸附于表面的碘原子和垂直化学吸附于表面的吡啶环,而电子诱导解离垂直于[1-10]晶向吸附的mIP得到化学吸附于表面的碘原子和水平吸附于表面的吡啶环。本研究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引入激发态-...
作者其他论文
"百人工程"学者谈:深化改革与转型发展--第七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观点综述.程美东;杨德山;丁志杰,等.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12-16.
大学生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问题与建议.王晨光;杨玉琴;张越.中国减灾.2012,49-51.
Si(100)表面二聚体翻转触发的自发链式反应.王晨光;黄恺;季威.中国真空学会2012学术交流会.2012,55-55.
基于原子力显微技术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实空间观测研究.裘晓辉;程志海;季威.中国科学基金.2013,27(6),370-372.
InAs纳米线的结构预测.孔祥华;李茂枝;季威.第十四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2013,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