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管理要素联动效应与中央企业管理提升——基于管理系统网络特征的跨层比较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管理要素联动效应与中央企业管理提升——基于管理系统网络特征的跨层比较分析
外文标题:Interactive Effects of Management Elements and Promotion of State-owned Key Enterprises Management:A Cross-layer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Network Attributes of Management System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王凤彬[1]郑晓杰[2]陈公海[3]王璁[4]
机构:王凤彬,郑晓杰,王璁,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872;陈公海,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北京 100088 王凤彬(1963—),女,福建古田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晓杰(1989—),女,河南漯河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陈公海(1974—),男,山东济南人,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研究员;王璁(1991—),男,四川华蓥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

年:2014
期刊名称:中国工业经济
期:20145
页码范围:135-147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F0652014050011)
语言:中文
基金:[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项目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大型企业组织体制转型及路径创造研究”(批准号:13XNL004)。
关键词:管理提升#联动改革#网络结构#定性比较分析#组织域
摘要:管理提升是增强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变革,其推进过程必须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本文响应“设计科学研究”的呼吁,以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所应具备的13个管理要素为网络节点,对中央企业组织域及域内特定企业管理要素体系的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定性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与麦肯锡7-S模型主张的全方位关联式不同,管理系统各要素呈现出地位不均等的核心—边缘结构特性;各要素在内向及外向联结关系中具有不同的中心性,因而在整个网络的资源流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管理系统整体网络结构及要素所处结构位置会对要素水平有重要影响。将管理要素间联结关系及组织域对应要素水平结合的定性比较分析显示,源自管理系统内部的要素联动效应强于组织域与域内特定组织间的纵向关联效应,表明要素关联说比制度同构说更具解释力。实践中变革主体需根据各要素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网络结构位置及其现有水平来设计相应的对策。本文为大中型企业在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中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供指导,并使管理系统复杂性研究得以深化和发展。
作者其他论文



企业社会资本生成问题的跨层次分析.王凤彬;刘松博.浙江社会科学.2007,87-98,132.
企业内部市场化程度测度指标设计.王凤彬;陈高生;熊小彤.财贸经济.2005,76-80.
社会资本与核心能力关系研究:以知识创造为中介变量.王凤彬;江鸿;吴隆增.科学学研究.2008,26(3),612-618.
跨国公司外来者劣势及其应对策略.王凤彬;石鸟云.财经问题研究.2011,116-122.
动态环境下变革型领导行为对探索式技术创新和组织绩效的影响.王凤彬;陈建勋.南开管理评论.2011,14(1),4-16.

相关话题/网络 组织 结构 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