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非法证据之"非法"的法律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非法证据之"非法"的法律思考
外文标题:Legal Thoughts on Illegal of Illegal Evidence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许尚豪[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年:2013
期刊名称:法学论坛
卷:28
期:5
页码范围:112-117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37D1032013050015)
所属部门:法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9-8003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xlt201305015.aspx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程序利益论:民事诉讼程序运转的逻辑基础及社会动力》(12YJ820123)阶段性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乔博娟对本文有写作贡献
关键词:非法证据;非法;排除
摘要: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两个“非法”标准均集中于对“行为”法律评价,过于狭窄,且不符合我国现有的证据收集制度和司法实践,应当引入一定的行为外实体评价因素,限定“非法”范围,减少证据排除数量,在强调程序的同时,避免对实体造成大的冲击.同时,应当在非法证据的认定及是否排除方面,通过给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权等途径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
作者其他论文



立案登记制的本质及其建构.许尚豪;瞿叶娟.理论探索.2015,114-118,128.
法院能力与信任期望──信任法院的两个基础性要素解读.许尚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69-74.
小额案件之非规范化审理程序构建研究.许尚豪.山东社会科学.2015,136-141.
小额诉讼:制度与程序--以新《民事诉讼法》为对象.许尚豪;乔博娟.山东社会科学.2014,155-159.
论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个人主体性--以程序利益与程序主体的关系为视角.许尚豪.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8-64.

相关话题/程序 社会科学 文献 山东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