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与"存在"--对西方哲学中Be动词的再考察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聂敏里[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
年:2012
期刊名称: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卷:11
期:2
页码范围:4-10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语言:中文
ISSN:1671-7511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ndxxb-zxshkxb201202001.aspx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关键词:是 存在 逻辑主义 对象存在
摘要:本文是对西方哲学中的Be动词的一个重新考察.本文指出,对Be动词的理解不是一个简单的翻译问题,而在根本上是一个对于无论汉语思维还是西方思维来说都成立的哲学的问题.本文首先针对西方哲学史中作为这一根本哲学问题的提出者的巴门尼德的相关思想,结合它的重要的研究者基尔克、拉文、肖费尔德的研究,做了具体的文本分析,表明"是"和"存在"的用法对于巴门尼德是同时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关论述指出,这个问题在根本上不是基于哲学家的个人理解和个人认识,而是基于我们的语言和实在、思维和对象的特殊关系,Be动词除了表达一种属于语言和思维的逻辑判断关系之外,还由此表达一种确定的对象存在的所指,从而,对于Be动词来说,"是"和"存在"都是它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因此对主张单一地从系词"是"的角度来理解Be动词的哲学内涵的观点提出了批评.
作者其他论文
一般的和特殊的形而上学的统一性: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概念.M.弗雷德;聂敏里.世界哲学.2014,5-15.
《形而上学》Z13,1038b16-34的论证.聂敏里.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3),3-16.
"这一个"和"这类"--亚里士多德"形式"概念的辨析.聂敏里.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74.
古代性和现代性,还是中国与西方?--对中西哲学比较的一个考察.聂敏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4(5),77-82.
《理想国》中柏拉图论大字的正义和小字的正义的一致性.聂敏里.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