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公司治理成因与后果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3

文献详情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公司治理成因与后果探讨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薛畅[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年:2011
期刊名称:商业时代
期:30
页码范围:61-62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财政金融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2-5863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ysd201130028.aspx
DOI:10.3969/j.issn.1002-5863.2011.30.028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国有上市企业;政府主导;公司治理;股权融资偏好
摘要:在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下,政府作为大量上市企业的“虚位”所有者和控制者和股票市场的股权集中占有者,其状态和利益权衡造成了公司治理权力的畸形,影响了上市国有企业经理层的融资决策,形成了中国企业独特的代理问题,企业为了追求高增长和若干社会效益、最弱约束、最低政府成本,必然形成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偏好在长期中对市场机制和公司治理十分有害.
作者其他论文



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现状及发展研究.宁静;薛畅;李一维.财经问题研究.2011,45-49.
"由铜到纸"的内在逻辑--论中国古代半信用半商品的财政货币制度的演化.薛畅.商业时代.2011,39-42.
中国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薛畅.中国经贸.2009,43.
金融发展,金融依赖与产业集聚--基于中国省级制造业数据的检验.何青;薛畅.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2012,1-14.
人民币需成为国际结算货币.何青;薛畅.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08.

相关话题/政府 财政 金融 文献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