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汉语儿缀演变考察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3

文献详情
汉语儿缀演变考察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劲松[1]马楠[2]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2]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年:2011
期刊名称:北方语言论丛
期:00
页码范围:45-57
增刊:不确定
所属部门:文学院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儿缀;结构;功能;意义;语言接触
摘要:本文选取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和现代汉语具有代表性的口语材料为语料,综合儿缀分布、意义、功能的表现,将儿缀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萌芽期、成型期、成熟期、发展期和衰变期。以此为序,理清儿缀的发展历程,勾勒出儿缀演变轨迹,并着眼于语言内部和外部因素解释儿缀发展的特殊性,为儿缀发展受语言接触影响这一假设提供证据。语言接触的影响和语言使用者的能动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儿缀的演变进程,使它在韵律功能的方向上迈出了一大步。
作者其他论文



北京城区本地青年人语言使用调查报告.劲松;朱盈梅.北京社会科学.2014,26-31.
《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赵元任藏语记音解读.瞿霭堂;劲松.中国藏学.2010,146-149.
尖团音新议.劲松;瞿霭堂.语文研究.2009,50-54.
多民族和多语言国家中的母语确认.劲松.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02-105.
嘉戎语上寨话.瞿霭堂;劲松.民族语文.2007,70-封3.

相关话题/语言 语文 文献 北京 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