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堂案与清代民间宗教的社会史类型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曹新宇[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年:2010
会议名称:“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论文集:“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页码范围:729
会议地点:北京
会议开始日期:2010-08-09
所属部门:清史所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语言:中文
关键词:清代;民间宗教;社会史类型;政治制度
摘要: 本文要讨论的“三教堂”案,始于乾隆初年。现存清代官方档案记载了此案引起的多次廷议。近年来笔者在华北进行区域历史田野调查中,偶然发现了有关此案大量的地方性资料,恰好与官方档案中的记载可以互为补充。此外,这起案子从一场关于民间宗教“仪式正当性”的廷议开始,发展成国家暴力机器对民间秘密教派的追查,最终又以某种地方性的生存策略,成功地完成了地方化的过程。丰富的地方资料提供了一个从基层社会内部来观察学术分类的机会。从社会形态与类型上来看,民间宗教并不是简单地由单一的社区文化所形塑,也不见得是传统宗教的旁枝。它们的历史社会学类型,与其时代的政治生活和法律实践,有密切的互动。
作者其他论文
从非常态到常态历史:清代秘密社会史近著述评.曹新宇.清史研究.2008,133-138.
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清代档案的现代化利用.曹新宇.清史研究.2006,123-124.
传统中国社会的"灾难信仰制度"与秘密教门的"灾难神话".曹新宇.清史研究.2003,80-88.
明清民间教门的地方化:鲜为人知的黄天道历史.曹新宇.清史研究.2013,1-25.
清代江南地区的城隍庙、张天师及道教官僚体系.高万桑;曹新宇;古胜红.清史研究.2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