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识论角度看宋明理学的哲学突破
外文标题:A Reinterpretation of Neo-Confucian Epistemology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y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温海明[1]
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年:2010
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卷:50
期:2
页码范围:145-156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0-9639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sdxxb-shkxb201002016.aspx
DOI:10.3969/j.issn.1000-9639.2010.02.016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自由探索科研项目
关键词:宋明理学;认识论;主客一体;心物不二;哲学突破
摘要:中国哲学的研究者通常认为中国哲学没有认识论的意识和传统,其实中国古代哲学中并不缺乏关于如何认识世界全体的讨论,这一问题意识在宋明理学中得到较为系统化的体现,而且可以说是宋明理学家最有哲学创见的地方.随着宋明理学的演进和发展,古代哲学中主客一体、心物不二的认识论基调得到不断的强调,表现为层层递进的理论发展形态.禅宗的心佛不二观和李翱的"复性"论,为宋明理学的认识论提供了理论准备;周敦颐和邵雍是宋明理学认识论的奠基者,周敦颐由"诚"贯通太极一人极,邵雍因"观物"提出了宋明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但没有深入探讨;张载和程颢由"大心"而"定性",其"体物"与"体贴"的认识对象与认识方法奠定了宋明理学认识论之基本问题框架和讨论方法;程颐和朱熹由"理"而"心",通过讨论"格物"达到宋明理学认识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陆九渊和王阳明的认识论由"心"到"意",突出了对心物不分 ...More
中国哲学的研究者通常认为中国哲学没有认识论的意识和传统,其实中国古代哲学中并不缺乏关于如何认识世界全体的讨论,这一问题意识在宋明理学中得到较为系统化的体现,而且可以说是宋明理学家最有哲学创见的地方.随着宋明理学的演进和发展,古代哲学中主客一体、心物不二的认识论基调得到不断的强调,表现为层层递进的理论发展形态.禅宗的心佛不二观和李翱的"复性"论,为宋明理学的认识论提供了理论准备;周敦颐和邵雍是宋明理学认识论的奠基者,周敦颐由"诚"贯通太极一人极,邵雍因"观物"提出了宋明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但没有深入探讨;张载和程颢由"大心"而"定性",其"体物"与"体贴"的认识对象与认识方法奠定了宋明理学认识论之基本问题框架和讨论方法;程颐和朱熹由"理"而"心",通过讨论"格物"达到宋明理学认识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陆九渊和王阳明的认识论由"心"到"意",突出了对心物不分的讨论和论证,是宋明理学认识论发展的第二个高峰;王畿、刘宗周由"意"到"几",实现了认识论问题中对"心"之困境的最后突破,也达到了中国古代认识论发展的极致形态.通过哲学分析,可以看出宋明认识论史上存在着两大中心议题与理论特色:一是从周敦颐提出"诚"为"太极一人极"认识论的中心,到刘宗周重"意"的"诚一意"认识论圆环;二是朱熹、陆王关于"格一物"的认识论圆环.总而言之,宋明理学认识论的哲学突破,是在这两个理论路径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Hide
作者其他论文
从"亲亲互隐"看家国关系.温海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8(2),39-45.
从"心物一元论"看《易道宇宙观》.温海明.船山学刊.2014,133-137.
以"名"出"言",以"言""行"事--孔子与庄子意义观之比较.温海明.广东社会科学.2013,59-65.
本体论意义上的"情"何以是伦理的?.温海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2),115-126.
孔子"孝"非反思先行性之哲学分析.温海明.社会科学.2012,12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