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对朱熹《本义》的折中修正--以"保合太和"与"继善成性"的注解为例
外文标题:CAI Qing's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from ZHU Xi's Original Meanings of the Zhouyi——Taking His Annotations of Two Idioms as Case Studies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向世陵[1]
机构: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年:2009
期刊名称:周易研究
期:2
页码范围:54-59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3-3882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houyyj200902008.aspx
DOI:10.3969/j.issn.1003-3882.2009.02.008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关键词:蔡清 朱熹 保合太和 利贞 继善成性 性善
摘要:蔡清对朱熹<本义>的研究,是在逐字逐句的斟酌中走向前进.他对朱注强调全面理解,并多有义理发挥和字义辩证.在"保合太和"论中,以实理充盈诠解"保合太和",符合朱熹以理为本解释天道流行圆满的主旨;注意"各正性命"与"保合太和"的区别,并将"利"与"贞"分说之;认为"各正"虽指向理,但理不能离气.在"继善成性"论中,肯定"动静无端",道具于阴与行于阳是同一过程的两面;突出道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继善与成性相互发明,其间的差异并不具有绝对性的意义;承认人性兼有善恶高下,推进程颢以来善恶皆谓性和理有善恶的观点,具体化了朱熹对孟子性善论性而不言气的批评;讲性善重要的不在于"善"的质的统一,而在于量的差别.
作者其他论文
理想之治的社会调节--以礼乐和合为中心.向世陵.探索与争鸣.2014,86-90.
张栻的"性善"论说.向世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9.
陈应润对图书学的质疑和批评.向世陵.周易研究.2014,67-71.
陈献章哲学的"变易"论说.向世陵.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3(1),5-9,26.
仁心,觉心与本心--朱熹心论三议.向世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6),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