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彼此亏欠什么--兼论道德哲学的理论限度
外文标题: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On The Theoretic Bound of Moral Philosophy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周濂[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年:2008
期刊名称:世界哲学
期:2
页码范围:3-13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671-4318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xyc200802001.aspx
人气指数:5
浏览次数:5
关键词:合理的接受;合理的反对;内在理由;外在理由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托马斯·斯坎伦对契约主义的理论改造--用"合理的拒绝"来替换"合理的接受",指出斯坎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道德相对主义以及效益主义的挑战,但其实践效用非常有限.斯坎伦的契约主义只能部分地帮助我们在道德评价上廓清一些道德语词的意义和用法,厘清各种理由之间的分歧和差异,但无助于解决我们在道德实践上尤其是在道德动机上面临的诸种困境.然而,上述结论对斯坎伦并不构成批评,因为作为一个外在理由论者,他不指望道德哲学能够一劳永逸地"越界"解决道德实践的问题,这一立场也促使我们进一步地去思考道德哲学以及道德论证的限度问题.
作者其他论文
正义第一原则与财产所有权的民主制.周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66-78.
布鲁克林没有膨胀.周濂.商周刊.2014,89.
通识教育与文明复兴.姚中秋;李强;丛日云,等.学海.2013,120-144.
政治社会,多元共同体与幸福生活.周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5),11-19.
从正当性到证成性:一个未完成的范式转换.周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6),21-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