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陈彦斌,院长助理于春海等专家****与会。
会议由杨瑞龙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范志勇代表课题组发布了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

报告指出,进入11月份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延续了整体平稳的基本格局。宏观经济整体稳定主要体现在就业市场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累积新增就业人数较前期指标有所改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保持稳定,外汇储备小幅回升;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实现了国际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基本稳定和改善。
在整体稳定的大格局下,总需求增速出现下滑加速的迹象,值得特别关注。总需求下滑加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除“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之外,其他部门需求呈现下滑趋势,经济增长新动能尚不能独立担当稳定经济的重担。第二,包括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在内的多项细分价格指数环比出现下降。尽管同比数据显示全年控通胀目标实现无虞,但环比指数下降显示我国经济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第三,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滑趋势延续。第四,广义货币增速已经连续7个季度低于名义GDP的增长。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都表明,短期内货币增速过低不利于总需求的复苏。
政策方面,我国目前经济下滑不仅具有新常态转型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同时也是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造成的冲击的结果。应对目前的经济形势不仅要有常规的全方位的经济政策,更需要从稳定居民和投资者信心着手,稳定国内外经济主体对未来中国经济的预期。
随后,与会嘉宾围绕11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分析报告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分析解读,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刘元春表示,“稳中有变”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要辩证地看问题,辩证地看待外部环境和内部经济的变化。首先,中国“稳中有变”的态势不是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的问题,它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其次,从指标上看,目前信心指数的变化远大于实体经济参数的变化;再次,民营经济投资从2016年7月份最低增速2.1%持续回升到同比8.7%,这说明我们的企业家并没有走,还在继续投资;然后,如果去除受目前贸易摩擦影响的汽车消费数据,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5%,消费并没有降级;最后,股市从3518点一直下挫到2449点,但上市公司利润同比增长稳定。他指出,二季度的政治局工作会议已经决定了一些政策大调整,对中美贸易摩擦也确定了一些战略性的升级和重构,而且更进一步、更高标准的改革开放已经很明确,所以对政策要有耐心。另外,我们要看到历史规律,要抓住“逢8必变”的机遇,把它变成进一步改革和进一步提高的机遇。

祝宝良表示,中国“稳中有变”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的变化和民营企业的变化上。11月份的数据显示,世界经济增速在下降,明年可能还会继续变化,未来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民营企业占中国经济的比重很大,影响国家的经济形势,其影响不亚于国际形势的影响。目前民营企业开始债务违约,尤其值得注意。

张永军认为,近年来,我国每年的新增就业岗位数1000多万,调查失业率不到5%,各方面情况表现很好。虽然整个就业形势比较好,但还要注意的是在整个经济大背景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摩擦性的失业,人们工作的稳定性可能比过去有一定程度下降。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新增的就业者可能在一年内会找两份工作,或者说更多的工作,这样在统计上会造成统计新增就业岗位数的增加。国家整个劳动力供求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对整个经济的增长潜力,包括整个经济运行平稳的状况都有影响。

徐奇渊从失业率的“稳中有变”、出口的一些变化、消费的变化以及结构方面的变化等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鉴于此,各项政策也要有所应对和调整。徐奇渊表示,现在的经济周期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流动性已经很宽了,但是信用还是很紧,所以现在要打通从货币到信用之间的传导机制,把最后一层障碍给打通。

“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品牌论坛“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在十周年之际重点打造的常规性活动,拟于每月举办一期。分析会突出“时效性、学术性、政策性”,旨在汇聚政府部门、行业和学术界的思想力量,针对宏观数据进行及时分析,把脉中国经济,提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