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王建致辞。他表示,创意传播实验班是艺术学院与新闻学院跨学科融合的尝试,以适应新时代传媒领域的发展变化,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深度融合。对于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实验班,两个学院的教师团队进行了深入沟通,将教学方案合二为一,创造设计融合性课程,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王建表示,创意传播实验班目前正处于摸索阶段,将不定期邀请各高校、业界专家进行指导,希望能广聚各方智慧,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本次深研会上半场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现代广告研究中心主任王菲主持。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授郝凝辉以“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传播环境与创新设计教育”作主旨演讲,他提出在设计教育中两个相互关联的要素:一是通过设计方式进行创新思维的改变;二是通过创新愿景及思维模式改变设计方法。面对消费者和传播环境变化的时代挑战,他表示,结合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和智能化手段,形成创新设计教育新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将会形成颠覆式创新,推动学生学习思维的创新性改变。

北京服装学院新媒体设计系主任丁肇辰以“设计良好的互联网银发用户体验”作主旨演讲。他重点分享了国际工作坊“设计马拉松”的运作。工作坊搭建了高效运营团队,研究内容贴近热点课题、导入企业需求,团队成员分享工具与工作方法,同时进行跨专业协同合作,在活动中加入竞赛性质,使整个工作坊高效运作。工作坊在北京服装学院已经举办三年,今年的设计主题是“设计良好的银发互联网体验”,其出发点是满足老年群体的用户需求。面对新兴互联网事物,老年人表现出对互联网领域的陌生和不安感、相关互联网产品很少的不满和不便感,工作坊的研究主题正是针对老年人的网站使用体验、社交软件体验和智能设备体验三方面进行产品与服务设计,共包含11个设计课题。

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教育部青年****覃京燕作“量子思维与创新设计”主旨演讲。覃京燕认为,21世纪是量子计算的世纪,是万物互联的社会,创新设计方法也需要做相应的提升。在这个社会里,时间不复存在,空间随心而转,生命有无机相互转化,“另一种智能”会出现,量子可能性会带来思维范式改变,“十一个信息维度”影响着创新设计的场域。她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要坚持以意义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连通身、心、意,借助界面交流媒介,功能交互手段,内容交通评测,获得信息交换价值。在整个为用户而做的感知认知体验的设计过程中,始终需要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和稳定连通的心智模型(Mental Model)的构建。

深研会下半场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告与传媒经济系副教授王树良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新媒体设计家彦风以“数字化生存”为题作主旨演讲。从自身的经历及其研究的交互设计领域出发,彦风谈到,艺术作品要关注社会现实意义、提出社会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他提出,我们处在多维的世界,学科交融早就出现,交叉在很多应用中出现一种扁平化趋势,要利用交互设计呈现价值,包括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设计出有温度有价值的内容。通过分享“未来展望”“山山水水”“登陆月球”等作品,他表示,艺术不能仅追求技术的运用,要注意回归自然、回归本质——艺术的本初应当是与人心灵的碰撞,艺术思维是创作核心所在,创作者要精准定位出发点,“艺术加技术的思维,代表着未来的智慧”。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赵新利以“广告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为题作主旨演讲。赵新利介绍,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将“政、产、学、研、用”结合,打造各领域相互支撑的融通平台,为学生成人、成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广告学院涵盖四个专业:广告学系、公共关系学系、艺术设计系以及网络与新媒体系,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型空间、创造性环境和创新研究机会,并成立了多种类型的研究群、研究所与实验室,搭建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首都传媒经济研究基地、全国公益广告创新研究基地等平台,成立国家广告研究院与中国广告博物馆,为中国广告业输入了大量人才。

在讨论环节,王树良、覃京燕、郝凝辉围绕“创意传播实验班如何能更好地实现融合”“创意传播实验班如何能更好地实现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周勇表示,为切实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学院启动实施一系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并发起举办深研会。新闻学院与艺术学院的合作具有很大跨度,实际效果还是未知,目前正在努力从实践和教学中找到平衡点,期待获得更多专家****的帮助。

据悉,面对未来媒体形态和内容生产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告传播)与艺术学院(新媒体设计)于2018年秋季学期联合开办创意传播实验班,力图从设计、传播、技术三个维度进行知识融合及教学设计,建构起融合态、成长型、国际性的培养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深研会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双一流”建设科研项目之一,目的在于聚焦新闻传播教育界和学术界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发扬科研“钉钉子”精神,集中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的集体智慧,攻坚突破,期待通过每个具体问题的研讨带动某个领域教学科研的改革创新。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将持续推出系列小型深度研讨会,每次一个主题,几人深谈。
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明才、赵前,新闻学院副院长张辉锋、王润泽等师生与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