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劳动人事学院举办“儿童和青少年服务的社会创新”国际研讨会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6

10月27-28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与美国罗格斯大学华民研究中心、SSCI期刊“儿童青少年服务综述期刊”(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合作举办了儿童和青少年服务的社会创新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阿联酋沙迦美利坚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20多名海内外****,围绕各国在儿童和青少年服务方面面临的问题、各国特色的社会服务创新模式等议题开展了讨论。

10月27日研讨会开幕式,美国罗格斯大学华民研究中心教授黄建忠致辞,欢迎大家从世界各国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参加儿童福利国际研讨会,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将有效的社会创新方法提供给更多的国家,进行儿童青少年服务方面的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韩克庆在致辞中对参会人员表示欢迎,希望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展开充分交流,由新朋友变成老朋友,由老朋友变成知心朋友。

儿童青少年服务综述期刊主编Duncan Lindsey介绍了儿童青少年服务综述期刊迈向国际化的进程和愿望,他表示,此次研讨会上分享的文章涉及多国性的议题、涉及儿童青少年各方面的服务、涉及多种创新方法,并代表期刊欢迎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发表英文文章来展示自己的研究,包括对于中国留守儿童、对于健康问题等的社会创新研究等。

会上,来自各个国家的****从不同方面发表了儿童与青少年服务相关议题的演讲。国外的专家****介绍了各国儿童与青少年服务面临的问题与创新性干预,评估了具体的干预措施。包括户外健康照料对精神障碍青年人的创新性干预措施、美国青少年药物滥用以及针对该问题从整个人口或社区层面的变化进行干预的模式、虚拟教练平台培训精神卫生服务提供者的技能、为妇女和儿童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创新护理和康复服务的非营利性基金会、缓解父母的药物滥用问题、包含一系列以家庭为中心的协作方法的“家庭会议模式”等内容。
而国内的专家****重点关注于留守儿童这一中国的特殊群体,对留守儿童的产生原因、特征、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等进行了介绍,并评估了当前一些创新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提出发展完善的对策建议。包括基于学校和基于社区的保护服务对降低中国留守儿童侵害率的作用,中国留守儿童关爱计划“童伴计划”,改善农村教育环境的社会创新项目“两个盒子”,能够与父母交流、为小孩唱歌、讲故事、背诵古诗、以及进行私人谈话的智能机器人,中国农村儿童阅读的生态系统模型,睡前故事音频节目对降低农村寄宿生欺凌行为的影响,户籍制度改革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非认知结果的影响,中国农村儿童的正念和情绪行为的关联等。
最后,来自阿联酋沙迦美利坚大学的副教授Fakir AlGharaibeh带来了迪拜的特色礼物,赠送给主办方。

本次儿童和青少年服务的社会创新国际研讨会在全球儿童青少年福利面临新的发展环境的背景下开展,与会****通过充分的分享讨论,了解了不同国家青少年儿童福利面临的新问题、创新的新干预,尤其是为向国际介绍中国特色国情下的儿童服务、向国际学习创新的儿童服务干预措施等方面贡献了珍贵的研究成果,也扩大了学校、学院和社会保障系在儿童青少年福利服务领域的国际知名度与学术影响力。

相关话题/青少年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