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 福州 350108) (2 Department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Wisconsin 53704, USA) (3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心理系, 北京 100191) (4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
收稿日期:
2017-03-29出版日期:
2018-03-25发布日期:
2018-02-01通讯作者:
江光荣, E-mail: grjiang@yeah.netE-mail:E-mail: grjiang@yeah.net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CSH051)资助。Effectiveness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in intervention for anxiety: A meta-analysis
REN Zhihong1,2; Zhang Yawen1,3; JIANG Guangrong4(1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2 Department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Wisconsin 53704, USA) (3 Institute of Medical Humaniti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4 Key Laboratory of Adolescent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CCNU),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hool of Psycholog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Mental Health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79, China)
Received:
2017-03-29Online:
2018-03-25Published:
2018-02-01Contact:
JIANG Guangrong, E-mail: grjiang@yeah.net E-mail:E-mail: grjiang@yeah.netSupported by:
摘要/Abstract
摘要: 正念冥想对焦虑的干预效果结论不一, 系统考察其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 有助于理解其作用机制, 并为正念冥想干预焦虑提供实践指导。本研究遵循PRISMA-Protocol, 运用元分析技术, 以即时效果与追踪效果为结果变量, 考察被试特征、干预特征、研究特征和结果分析4个方面(11个变量)的调节作用。通过数据库检索与筛选, 最终纳入东西方国家实证研究共55项(68个独立效应量, 4595名被试)。结果发现:正念冥想对焦虑干预的整体即时效果量达到显著的中等到大效果(g = 0.60), 但追踪效果不显著。单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表明, 研究质量、国家地域、年龄、干预形式(团体练习vs.个体练习)、家庭练习与脱落率显著调节干预即时效果, 其中国家地域变量对效果量影响程度最大;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对照组类型、国家地域、练习经验、数据分析方式(ITT vs. PP)对干预效果存在调节作用; 此外, 国家地域与其他变量存在交互作用。后续研究需在研究质量、成本效益、不同焦虑类型及其他调节变量和提供客观评价指标上作改进。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15
[1] | 温芳芳, 马书瀚, 叶含雪, 齐玥, 佐斌. “涟漪效应”与“心理台风眼效应”:不同程度COVID-19疫情地区民众风险认知与焦虑的双视角检验[J]. 心理学报, 2020, 52(9): 1087-1104. |
[2] | 刘洁, 李瑾琪, 申超然, 胡小惠, 赵庭浩, 关青, 罗跃嘉. 数学焦虑个体近似数量加工的神经机制:一项EEG研究[J]. 心理学报, 2020, 52(8): 958-970. |
[3] | 张积家, 陆禹同, 张启睿, 张金桥. 外语焦虑、紧张情绪与认知负荷对外语说谎的影响:来自中-英双语者的证据[J]. 心理学报, 2020, 52(7): 861-873. |
[4] | 李世峰, 吴艺玲, 张福民, 许琼英, 周爱保. 自我肯定缓冲新冠疫情引发的焦虑反应:一项随机对照研究[J]. 心理学报, 2020, 52(7): 886-894. |
[5] | 任志洪,赵春晓,田凡,闫玉朋,李丹阳,赵子仪,谭梦鸰,江光荣. 中国人心理健康素养干预效果的元分析[J]. 心理学报, 2020, 52(4): 497-512. |
[6] | 韩毅初, 温恒福, 程淑华, 张淳淦, 李欣.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J]. 心理学报, 2020, 52(11): 1313-1326. |
[7] | 栾墨, 吴霜, 李虹. 预期交流与创造力的关系: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J]. 心理学报, 2020, 52(10): 1178-1188. |
[8] | 柳武妹, 马增光, 卫旭华. 拥挤影响消费者情绪和购物反应的元分析[J]. 心理学报, 2020, 52(10): 1237-1252. |
[9] | 李婉悦,韩尚锋,刘燊,杨亚平,张林,徐强. 场景对面孔情绪探测的影响:特质性焦虑的调节作用[J]. 心理学报, 2019, 51(8): 869-878. |
[10] | 刘静远,李虹. 状态焦虑对时距知觉的影响:认知评价和注意偏向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 心理学报, 2019, 51(7): 747-758. |
[11] | 任志洪,赵春晓,卞诚,朱文臻,江光荣,祝卓宏. 接纳承诺疗法的作用机制——基于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J]. 心理学报, 2019, 51(6): 662-676. |
[12] | 常淑敏,张丽娅,王玲晓. 发展资源在减少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中的累积效应及关系模式[J]. 心理学报, 2019, 51(11): 1244-1255. |
[13] | 章文佩, 沈群伦, 宋锦涛, 周仁来.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ERPs)和机器学习的考试焦虑诊断[J]. 心理学报, 2019, 51(10): 1116-1127. |
[14] | 彭惠妮, 吴健辉, 孙小方, 关青, 罗跃嘉. 特质焦虑对急性心理性应激反应的预测[J]. 心理学报, 2018, 50(9): 997-1006. |
[15] | 赵梦雪;冯正直;王毅超;赖薇;胡丰;刘可愚;夏凡;蒋娟;王佳;夏蕾. 1993~2013年常驻高海拔地区军人心理健康状态的横断历史研究[J]. 心理学报, 2017, 49(5): 653-662. |
PDF全文下载地址:
http://journal.psych.ac.cn/xlxb/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