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亟需大量的传感器和微电子设备来支持这一庞大的信息网络,同时,对于移动设备供电系统中的电池与能量收集技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自2012年问世以来,凭借其通用性、低成本和高效率,逐渐成为能量收集领域的主流技术。TENG的核心要素是摩擦纳米材料,但是,现有的摩擦纳米材料的界面传输电荷能力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当前研究的重点是如何通过材料表面改性,提高其界面传输电荷能力。通常,材料表面改性工作大多集中在界面刻蚀与压印等方向,通过界面的微纳米阵列结构来增加有效接触面积,进而增加接触起电产生的电荷密度。然而,界面微纳米结构在持续摩擦过程中的稳定性一直备受挑战,研究者们一直在寻找新的更有效的界面调控方法去提高其起电性能。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付恩刚教授课题组与北京纳米能源所陈翔宇研究员和王中林研究员课题组,首次将载能离子束与摩擦纳米材料相结合,提出了通过低能高密度氦离子的辐照来调控聚合物的摩擦电表面电荷密度的策略和方法,并成功地获得了超强正电性起电材料。这项研究利用离子束辐照技术,通过核能损和电子能损等能量传输来改变材料的分子结构。离子注入产生的弹性和非弹性碰撞会导致聚合物中大分子的能量达到化学键能垒,使相应化学键断裂,化学键断裂产生的大量自由基与断键再结合,重新排列形成新的化学键和新的官能团,从而大幅度提高材料的起电性能。
同时,他们对离子辐照引起的不同聚合物的化学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深入了解并揭示了不同化学基团与电学性能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首次发现供电子基团与吸电子基团这两种官能团对于摩擦起电过程的传输电荷密度有着重要的影响;首次发现未辐照的聚酰亚胺通常是得电子型的摩擦起电材料,离子辐照后的聚酰亚胺(Kapton)薄膜可以在其表面生成一种具有共轭效应的强失电子官能团,从而成为失电子型的摩擦起电材料,即其起电性能有了反转性的改变。同时,离子辐照不仅使其产生了非常奇特的电性转变的变化,而且,当它与常用的正电性材料,例如尼龙、碳薄片、食品级耐油丁腈橡胶等配对时,由于具有超强的给电子能力,仍旧表现出超强的正电性。此外,除了超强正电性之外,辐照改性后的这种材料在TENG器件中也表现出一些前所未有的优异特性,例如高的表面电荷密度(332μC/ m-2)和出色的稳定性。
离子束辐照改性高分子材料机理与电学性能:(a)离子束辐照材料示意图;(b)辐照引起Kapton材料化学结构发生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并产生电子给体基团-酰胺基的示意图;(c)辐照前后材料的表面结构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谱(EDS)图;(d)对比表明,材料经适当离子辐照剂量后有效电荷传输密度显著提高
剂量为1×1016ions/cm2的He离子辐照后的Kapton样品的电学特性:(a)作为正极材料与常规的正极材料组合后的的电压Voc;(b)峰值功率对电阻的依赖性;(c)器件在不同电容时的充电电压曲线;(d) 与FEP材料组合后可以点亮十个LED灯;(e) 在60天内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这项研究工作突破了表面结构改性的传统思路,另辟蹊径,通过在分子尺度上对起电材料的特殊官能团进行特定设计,进而显著提高宏观的起电性能,并揭示了其起电机理,为新型起电材料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策略和方法,带来了突破性进展。此外,该研究得到的超正起电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柔性和绝缘性,决定了它在TENG器件以及微纳发电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另外,该研究通过离子辐照诱导聚合物的自由基和化学键来提升接触带电的表面状态,改变分子的电子结合能从而改变其电学性能。这种官能团调控机理也为传统的离子束辐照技术开辟了新的应用方向和领域。可以预期,未来会出现众多离子辐照调控的具有不同优异性能的高分子材料,服务于新能源以及其它有特种性能需求的领域。
这项工作近期以“Manipulating the triboelectric surface charge density of polymers by low-energy helium ion irradiation/implantation”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能源领域顶级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博士生李书瑶和樊勇为该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付恩刚、陈翔宇和王中林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研究专项、国家青年人才项目、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核技术应用实验室的资助和支持。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付恩刚课题组与合作者在摩擦纳米发电机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0
相关话题/材料 电子
Physical Review X报道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楠林研究组关于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非平衡态光学性质的研究进展
超导电性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因此提高超导转变温度一直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近年来超快激光诱导的“瞬态超导”是这方面一个令人惊奇的进展,特别是欠掺杂的YBa2Cu3O6+x中这种瞬态超导甚至可出现在室温以上温度。这些报道引起了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广泛关注,超快激光因此被视为进一步提高超导转变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深研院新材料学院潘锋和吴忠振团队发现新一代无机超疏水材料
超疏水材料是疏水角超过150°的疏水材料,因此具有独特的润湿性能,可以大幅降低水滴的粘附性能,在自清洁、防结冰以及水中减阻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超疏水性能的实现大多需要微纳结构及低表面能有机材料的修饰,因此其力学、耐高温、抗老化等方面的性能较差。相比于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深研院新材料学院发现锂电池层状正极材料制备过程升降温时的表面重构规律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小型电网储能等方面的应用,人们对其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限制其能量密度提升的重要一环。与目前商业化的钴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相比,高镍层状材料具有容量高和成本低的优势,成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首选之一。然而,其较差的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稀土离子的4f电子云是什么形状?
单分子磁体是一类具有强易轴各向异性的分子纳米磁体,可以在特定温度以下表现出磁滞等类似磁体的行为,是一种超顺磁态。分子中仅含有一个金属离子的单分子磁体通常被称为单离子磁体,近20年来,人们通常可以使用各向异性很强的稀土离子来构筑单离子磁体。稀土离子配合物往往具有较低的对称性,因此很难从几何结构上确定稀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工学院于海峰课题组在高分子复合材料用于柔性可控太阳能热燃料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于海峰课题组基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开发了一种柔性可控的太阳能热燃料电池,以一种商业化织物为模板,与一种可在室温下发生光致固液相态转变的偶氮苯衍生物分子复合,该复合材料可以实现可逆、可控的太阳能存储以及热能释放。太阳能存储及热能释放太阳能作为一种持续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物理学院方哲宇团队利用自学习系统实现逼近理论极限的光学手性材料设计
随着纳米光子学的发展,具有超颖性质的人工微结构吸引了众多研究者。针对日益增长的研究和设计需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方哲宇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实现了一种自洽的框架——BoNet,其结合贝叶斯优化(Bayesianoptimization)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工学院占肖卫课题组在JACS发文提出稠环电子受体光伏材料分子设计新策略
北京大学工学院占肖卫课题组在非富勒烯受体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提出通过单边延展合成稠环电子受体光伏材料的分子设计策略,相关工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JACS,DOI:10.1021.jacs.9b08988)。2006年以来,占肖卫课题组一直致力于有机太阳能电池中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研究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深研院新材料学院潘锋、郑家新在《国家科学评论》发文 阐述“结构基元”在研发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基因”作用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当今时代面临的两大问题。能源研究的核心是研发新型能源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储能容量。锂离子电池作为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无人机等前沿科技领域。然而,当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稳定性能和倍率性能,还远远不能满足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手机电池爆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Science Advances在线报道工学院董蜀湘课题组在压电超材料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
近半个世纪以来,以集成半导体为代表的有源器件和以各类功能陶瓷材料为基础的有源与无源器件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作为广泛存在的分布式智能传感、换能与供能,以及微纳米精密驱动的基础材料,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在民用和国防领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由于受限于本征的6mm点群对称性,天然压电陶瓷的压电应变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新材料学院潘锋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阐述锂电池材料充放电时结构演化和稳定性机理
锂离子电池近年来在手机、电动车和大规模储能广泛应用,对其改进和机理的研究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对于正极材料性能的改进(如提高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差)是锂离子电池的最关键的技术挑战之一。目前高容量正极材料是过渡金属氧化物型,其稳定性主要归因于体相结构稳定性和界面化学稳定性,这些正极材料的过渡金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